随笔/和硕恪靖公主府(下)
——内蒙古旅游之三
文/刘玉伟
和硕恪靖公主在雍正二年(1724年)被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这是清朝皇家公主的最高等级,为满语“天下”之意。
固伦恪靖公主她还被人们称为“漠北权力女王”。据史料记载,当年固伦恪靖公主权倾漠南、漠北,她的府邸就是归化城中的独立王国,就连将军、督统都要给她跪安问好。《公主府志》对她有很高的评价:“外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因此,在康熙女嫁到蒙古的女儿中,她的婚姻意义是最重大的一个。
和硕恪靖公主是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公主。她嫁到蒙古不仅以自己的身体和终身幸福,作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而且真正行使了皇朝在蒙古的监国权力。公主在那里也深得民心,在她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上面歌颂她“自开垦以了,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里指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为此,康熙曾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曰“萧娴礼范”、一匾曰“静宜堂”,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
固伦恪靖公主的夫君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落第三代土谢图汗,是喀尔喀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的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年)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复封亲王。乾隆八年(1743年)闰四月去世。
和硕恪靖也就是固伦恪靖公主是康熙第六女,序齿为四公主,母亲是贵人郭络罗氏(郭贵人),康熙十八年(1769年),公主十九岁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公主婚后定居在漠南,与额附感情甚笃,他们育有三子。雍正二年(1724年)和硕恪靖公主46岁时,晋封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年)三月十二日去世,时年五十七岁。
和硕恪靖公主也就是固伦恪靖公主嫁到蒙古时,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分,漠南蒙古就是现在的内蒙古,漠西蒙古就是额鲁特蒙古,是噶尔丹所在的蒙古,漠北蒙古,就是今天的外蒙古,也是公主下嫁的喀尔喀蒙古。康熙二十六年时,由于噶尔丹的侵扰,土谢图汗率先帅全部内附清朝,之后,其余喀尔喀各部先后内附,使整个外蒙古置身于清政府的直接统辖之内,同时开启了清朝与外蒙之间联姻的序幕。
和硕恪靖公主嫁给敦多布多尔汗之后,康熙不放心公主住在漠北,于是赐公主住在归化城,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旧城。建起了这座占地600余亩,规模宏大的公主府。西安兴庆宫公园占地就780亩,其中湖面面积150亩,清和硕恪靖公主的府邸,几乎和西安兴庆宫公园的陆地面积差不多。现存面积虽说只有近20亩,对我们来说也算的上是一个豪宅了。里面前庭后院,房屋也不少,房屋都很高大宽敞,有前后门的通道,华丽的宫灯,讲究的红木家具,几乎可以照见人影的青石板地面。那个公主的花轿,还有房间里摆放的古董,也是一般人家所没有的。走在公主府里,绿树成荫,花园里鲜花盛开,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花草的清香。
呼和浩特市旧称“归绥市”,别名归绥、青城,呼和浩特为蒙古语的音译,意思就是青色的城。皇帝的女儿肯定不会住在荒凉的漠北,住在漠南条件会好一点,离北京城也会更近一点。但是,公主去世后,还是归葬于漠北。清雍正皇帝赐给公主的金册现藏于蒙了国乌兰巴托国家历史博物馆,公主的陵园位于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多尼苏木,距乌兰巴托市约120公里。墓葬早年多次被盗,1959年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现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对固伦恪靖公主陵进行清理发掘,墓葬中发现了公主木棺和一具男性遗骸,应为夫妻合葬。
刘玉伟,2025年8月2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