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世界(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绍兴是黄酒之乡。稽山鉴水,成就了黄酒。而对黄酒的喜爱,则融进了绍兴人的灵魂,渗透到他们的日常饮食和举动里。
绍兴人将喝酒称为"吃老酒",这个说法,遵循的是中国古老的语言传统,反映的是绍兴人的性情。
中国最早的粮食酒,受限于过滤技术,含有酒糟在内,酒液酒糟一同入口,所以称之为吃酒。绍兴酒最早记载于古越时期,这吃酒的语言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黄酒陈放,称为老酒。老酒醇厚绵和,为绍人所喜。当地人喝酒,不像北方人喝酒,一口两口干掉,而是慢慢去品,称为"咪咪"或"嘬嘬"。民间有老话说,“老酒咪咪,真当福气”,“老酒嘬嘬,福气十足”。
将那琥珀色晶莹醇厚的老酒倒入杯中,浓郁的香气就弥漫开来。酒杯轻斜,嘴唇轻启,唇舌与酒稍微碰触,轻轻地一嘬,让酒慢慢顺喉咽下,甜、苦、辛、鲜、涩、酸等多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丰富的味觉体验。
观其色,馥郁诱人;闻其香,浓郁动人;品其味,五味交织。凝神遐思之际,意趣盎然。冬日天寒,黄酒须加热,一杯温酒入肚,入胃暖心,乐在其中。
酒同其人。绍兴黄酒不淡不烈,本身就具有儒家般“中庸”的个性和儒雅的品质。静静地坐着,细品慢酌,沉醉在酒里,微醺恍惚之间,有奌飘飘然,却又不失矜持。长时间的劳作或紧张以后,吃上一杯两杯老酒,稳定了情绪,释放了压力,自我陶醉于其中,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在鲁迅先生笔下,那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抖擞擞带上几文铜钱,去酒店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然后站在柜台边,慢悠悠地喝着,竭力保持着一丝斯文。
“老酒日日醉,皇帝万万岁”。吃饭时喝上一杯老酒,那就是神仙了。绍兴人爱酒,有在酒店饮酒的,有在家里喝酒的,有船头喝酒的,有工棚里喝酒的,甚至还有在沿河口石板上喝酒的。
无须丰富的菜肴。一个人咪老酒,那怕只有一盘花生米,也是韵味十足。如果是笃螺蛳过酒,那神仙路过也不肯走了。
亲友在一起喝酒,无须碰杯,无须斗酒,一边聊天,一边一边缓悠悠地嘬酒。自由把握,平静松宽,彻底放松。家常、旧情、俗事、世面,随吃随侃,随喝随添,可以从中午喝到傍晚。酒越喝越厚,话越聊越亲,喝到最后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曾说,女儿是水作的。而黄酒,却融入了绍兴人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