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铜镜照骨】
临安城的女人们最近都在谈论胭脂铺新到的菱花镜。那镜子照人极清晰,连鬓角新生的白发都无所遁形。可怪事发生在第七日——凡是照过镜子的妇人,眉心都浮现淡青淤痕,夜半总能听见铜镜里传出婴孩啼哭。
最惨的是绣娘婉娘。她为攒钱买这镜子,连续绣坏三幅《观音渡海图》,右眼已蒙上白翳。那日对着镜子簪花时,突然尖叫着砸碎镜面——碎片里竟映出她三年前夭折的孩儿,脐带还缠在脖颈上!
济公蹲在胭脂铺门槛上掏耳垢,忽将耳屎弹向掌柜的算盘。"阿弥陀佛,这镜子照皮照肉照不出良心,掌柜的要不照照自家心肝?"
掌柜脸色骤变,忙要关门,却被济公用破扇抵住。但见癫僧抓起柜台试妆的胭脂,混着唾沫在碎镜片上乱画。诡异的是,那些朱砂竟自动聚成符咒:
铜胎本是无情物 奈何血沁染阴阳 谁将婴灵铸镜魂 夜夜哭断娘心肠
当夜子时,所有买镜人家都听见凄厉哭嚎。次日清晨,百姓在城外乱葬岗掘出百具婴尸——皆是被药婆处置的私生子,天灵盖钉着刻符咒的铜钉。更骇人的是,胭脂铺地窖里藏着口熬胶的大锅,锅底沉着未化尽的细小骸骨...原来镜背的鱼胶是用婴尸熬制的!
济公把掌柜的秃头摁进胶锅:"尝尝!这可是延年益寿的宝贝!"转身对呕吐的百姓叹道:"痴人啊!你们嫌孩儿碍事时弃如敝履,现在倒肯花三两银买他们骨头做的镜子?"
碎镜片被熔铸成铜碑,立在乱葬岗前。碑文是济公用狗尾巴草蘸着锅底灰写的:
照妖镜前无完肤 可怜镜中泣血瞳 莫道铜鉴不言语 白骨自会诉冤屈
【第五章 纸人抬棺】
梅雨时节最邪门的是陈记纸扎铺。他家扎的纸人会眨眼,纸马能夜嘶,最近更出了桩奇事——棺材铺李老板暴毙后,四个纸人竟抬着柏木棺满街走!
那纸人是用血痂染的腮红,眼眶空洞洞望着天。棺材每过一道门槛,就渗出黑稠汁液,酸臭如腐坏的孟婆汤。更可怕的是,棺盖缝里总伸出青紫的手,撒着冥币喊:"买路钱!黄泉路涨价了!"
济公在送葬队伍里抢冥币买酒喝,醉醺醺拍打棺材:"老李头,贫僧欠你的三两酒钱,这就烧给你!"竟真点起火折子。纸人突然齐刷刷转头,嘴角咧到耳根子。
当夜纸扎铺突然起火。百姓救火时看见骇人景象:那些未售的纸人手拉手围成圈,在火海里跳傩舞。中央跪着纸扎铺陈老板,正疯狂吞咽纸钱灰。
济公坐在屋檐上啃烧鸡,鸡骨头精准打在陈老板喉头:"吐出来!阎王爷的账本都让你吃糊涂了!"
原来陈老板专收横死者的遗物制纸——吊死鬼的衣襟染朱砂,溺死者的头发混纸浆,更将难产血布捣成染料。这些附怨的纸扎品能通阴阳,他便借此勒索死者亲属:"不给钱就让你家祖宗在阴间受罪!"
火场灰烬里显出幅焦黑的《地狱变相图》,济公用烧焦的梁木题词:
纸马能驮孽债走 金童玉女勾魂忙 若问阴司何处是 且看人间黑心肠
突然那口柏木棺材轰隆裂开,涌出无数账本——竟是陈老板记录三十年勒索的明细!死者亲属们疯抢账本时,四个纸人悄然走入火海,化作青烟散去。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