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落叶知秋,回味如酒
雨丝斜斜地织着,如李煜笔下“帘外雨潺潺”的意境,将远山晕染成一幅淡墨长卷。我踩着满地碎金似的落叶往前走,每一步都踩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秋在耳畔低语。风裹着雨气掠过衣领,带来清冽的寒意,倒让这深秋的晨更显分明——原来季节的更迭从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轰轰烈烈,而是如李清照词中“梧桐更兼细雨”的缠绵,悄无声息地浸透衣襟。
溪声是这雨里最清亮的底色。顺着苔痕斑驳的石壁往下淌,遇着凸起的石块便跳起来,溅起的水花又落下,混着雨声织成一张网。我站在石桥上听,竟听出几分旧时光的味道。那年也是这样的秋,你指着溪水里游弋的小鱼笑,说它们该往暖处去了,说着便把我的手往你口袋里塞。那时的风也凉,却被掌心的温度焐得软软的,恰似韦应物“空山新雨后”的清宁里,藏着一丝不期而遇的暖。
岸边的芦苇被雨打湿了,低垂着白头,倒像是谁遗落的心事。记得你曾说,秋是最懂别离的季节,连蝉鸣都带着三分喑哑。如今想来,那些藏在落叶里的叹息,那些融在雨丝中的惦念,大抵都是时光酿的酒,初尝时清冽,回味时却甘醇。
落叶在脚边打着旋,像一封封没写完的信。有的黄得透亮,像被月光镀过金边;有的还带着半分青绿,大概是舍不得枝头的暖阳。可秋总有它的道理,正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把热烈酿成沉静,把喧嚣调成低语。就像那些说好要一起看的风景,走着走着就散在了风里,却在记忆里沉淀成温润的光,如同李商隐笔下“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怅惘,余韵悠长。
雨渐渐小了,远山露出朦胧的轮廓,像水墨画里未干的笔触。我拢了拢衣襟,想起你总说我不爱添衣,每次降温都要嗔怪着把围巾往我颈间绕。那时总嫌你啰嗦,如今风穿过领口,才懂那些细碎的叮咛里,藏着比炉火更暖的牵挂,恰如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深情,藏在寻常字句里。
风穿过林间,带来远处的犬吠,还有谁家屋顶飘出的炊烟,在细雨里散成淡淡的雾。屋檐下的蛛网挂着水珠,晶莹得像一串泪滴,倒让这秋景添了几分诗意。原来日子就是这样,带着几分“小楼昨夜又东风”的闲愁,也藏着几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柔,就像这深秋的雨,凉丝丝的,却让人忍不住想把往事一遍遍回味。
转身往回走时,一片叶子轻轻落在肩头。叶脉清晰如掌纹,仿佛写着岁月的密码。我把它夹进随身的本子里,像是收藏了这一季的叮咛。天是真的凉了,那些没说出口的惦念,就借着这秋风捎去吧。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秋已深,别忘添衣。就像别忘了,这世间总有个人,在落叶堆积的风里,把你悄悄惦记,如同白居易“晚来风信好,并发牡丹枝”的期盼,藏在每一阵风起里。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