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云淡天高秋微凉,
极目楚天雁成行。
四君结伴青春祭,
玉曲河畔觅营房。
藏地邦达建机场,
披肝沥胆为国防。
笑傲当年多奇志,
雪山草原舞霓裳。
邦达精神放光芒,
银鹰翱翔越沧桑。
鲜花哈达敬英烈,
英雄千古永流芳。
七旬战友满鬓霜,
为完夙愿重返藏。
复制当年军旅路,
雪域军魂铸华章。
2025年8月6日,原七团战友司卫民、朱明高,及原工指宣传队的李霞珊、蒋嘉丽两位女战友,四位战友结伴同行,不顾年迈和高原反应的风险,千里迢迢记情,重返邦达圆梦。
2025年8月20日(雪域军魂编辑部)
《雪域军魂》作品集锦
四君子重返邦达记情
作者‖康禄祥、夏宏霖、宋禄慧
组稿‖夏宏霖(格桑花)
一、
情系邦达
诗‖康禄祥(成都)
邦达走一回,
拜谒纪念碑。
台阶通山岗,
攀上气喘累。
鲜花一束随,
敬仰烈士悲。
鞠躬又敬礼,
八九士尽瘁。
不忘青春岁,
奉献机场会。
万人上阵地,
雪域有作为。
五十年已碎,
战友白髪追。
难忘邦达情,
心中有丰碑。
二、
醉花阴•重返邦达
词‖夏宏霖(格桑花)
玉曲波寒秋色透,老井苔痕旧。
曾记舞红妆,歌彻云霄,月照戎衣瘦。
半生梦绕军营走,镜底年华皱。
拾取往琴声,似唤青春,雪岭风盈袖。
三、
题·七旬老兵重返邦达
作者‖夏宏霖(格桑花)
……浪漫,浪漫得气喘吁吁的,也要去拾掇过去,去拥抱当年。
听那邦达的风急,追那邦达的草绿,见到玉曲涓涓,就揪着过去的事去回忆、去潸然。去聊及草原的无垠,去点赞湛蓝的空天。
七十多岁的老爷老太,就剩下这点脾性,军魂不朽,总想离雪山下的军营近点,再近点。
当雪花飞落时你兴高采烈,当雪迹消融时你会杞人忧天。
你,你们啊!曾是雪域上的精灵,战天斗地,你们是军营中的骄子,在用热血筑起的跑道的端头,把一架架银燕捧上了蓝天。向你们致敬,不朽的雪域军魂!
四、
天边那口井
作者‖夏宏霖(格桑花)
…… 它固执地框护着昨日的印迹:一塘坑洼,一滩积水,向几十年前的挖井人昭示着它的忠诚一一留得洼凼在,相映回返人。砂砾细声凄,重逢总有情。
邦达之恋
作者‖宋禄惠
为重回邦达的四位老战友鼓掌加油!
从昨天到今天,认真观看了司卫民老战友发送的重回邦达机场,祭奠英烈的视频,心里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原七团的司卫民、朱明高战友,还有原工指宣传队的两位女战友,不顾年迈和高原反应的风险,千里迢迢驱车重返邦达,这份执着与深情,真让人由衷敬佩。
他们走在熟悉的土地上,呼吸着稀薄的高原空气,脚步沉重却坚定。一步一步登上山坡,只为在那座矗立的烈士纪念碑前,向为修建机场牺牲的89位战友和民工献上一束花、一条哈达,和一个庄重的军礼。
那一刻,他们站在纪念碑前,手持红黄相间的花束,神情肃穆。随着一声口令,动作整齐划一,敬礼、献花、绕碑、鞠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战友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挚的情感,那份军旅情、战友情,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厚重。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烈士千古不朽,邦达精神永存,战友之情永世铭记。
为这四位重回邦达的老战友鼓掌加油,是敬他们的勇敢,敬他们的坚持,更敬他们心中那份永不褪色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