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牛
白 水

立秋节气一到,整个世界好像都接到什么命令,立时警觉,庄严肃穆,安静了许多。树上的知了还在叫,但有气无力,听得出无奈悲哀的意味。天高地广,空气澄澈,到处草木翠色欲滴,颜色更加浓郁,深沉凝重。人们都感受到更多清凉,少了炎热炙烤的焦躁,心情多一点轻松安宁,说话的声音都显得轻柔亲切。不过也好像也能听出一点唉声叹气的意味:时光匆匆,岁月无情,秋天到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下过一场大雨,村外田埂上、荒滩上、山坡上,会从地下钻出不少山村牛。人们去野外捉回家来,摘掉翅膀,用水洗一洗,用盐腌一腌,放热油里炸熟了很好吃。山村牛和夏天树上常见的天牛差不多,体型个头都相似,只是天牛浑身黑色,背上有白色斑点,山村牛背部是黑色,头部、触角和足是红棕色;天牛一夏天常见,爬起来慢慢吞吞,飞得也不快,不高不远,山村牛只在下大雨当天从洞里爬出来,爬得快,飞得远点,大都当天死去,即使第二天能被发现,也是奄奄待毙。天牛不能吃,山村牛是餐桌上的美味。
小时候,一过立秋就盼着下大雨,山村牛能出来,小雨不行,大概泥土不够松软,它钻不出来。大雨还没停,我们就准备好到野外去捉山村牛,拿个瓶子、罐子或搪瓷缸子,捉了放里面。准备雨伞或雨衣,最好穿上雨靴。等大雨变成小雨,就要出门去捉山村牛了。如果等雨停了再去,就很难捉到,或者被别人捉走,或者它们完成交配任务,不飞不跑,躲在草丛下死掉,你难以发现它。
走到村外,就看到一两只公山村牛在濛濛细雨中飞行,越过一块块玉米地,寻找母山村牛。母山村牛虽然也有翅膀,但飞不起来,都是从洞里钻出来,趴在地上不动,或爬到附近草地上,等公山村牛找到它。公山村牛爬得快,更能飞起来,四处去寻找母山村牛。像夏天的知了一样,山村牛的幼虫在地下生长数年,才能爬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幼虫像豆虫的样子,个头稍小一些,浑身金黄色,胖嘟嘟的挺可爱,头部两只黑色大牙齿,吃草根为生。有时种庄稼刨地能挖出来,人们管它叫“荒虫”。捉山村牛的人不少,有小孩也有大人。大人不捉知了,却出来捉山村牛。应该是山村牛更好吃,或者在家里憋闷,出来顺便散散心,看看入秋后山野的风景,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吧。
看到天上飞的公山村牛,心里不禁兴奋起来,身上有劲头,赶紧走,到山野上去捉山村牛。先到玉米地田埂上走走看看,不能往大片平坦田地里去,那里土地好,田埂小,没有多少草,不会出山村牛。靠河沟、山坡的地块里田埂稍宽,野草多一些,容易出山村牛。这时,雨水把野草清洗得干干净净,草叶上还缀着一棵颗水珠,让人赏心悦目。先搭眼看一看草丛上面,有时就爬着公山村牛,它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快速地在草上爬行。草长得高高低低,它也就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有时免不了翻个跟头,赶紧爬起来,又忙不迭地向前寻找。这样的山村牛容易被人看到,赶紧走过去,按住后背捉起来,放到自己带的家伙什儿里。要动作快,赶紧去捉,不然它可能就展开翅膀飞走了。捉的时候还要注意它的两个大牙,特别是那些个头大的山村牛,很有劲,被它的牙齿咬住很疼的,手上留下深深的牙痕,有时能咬破皮肤渗出血来。
捉起来放到瓶子或缸子里,在外面就听到里面公山村牛“沙沙沙”快速爬行、不断抓挠的声音。它从爬出洞就这么急急忙忙,就这么慌张拼命的样子,它要寻找母山村牛进行交配。生命短暂,等到雨一停,太阳出来,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在地下攒了几年的全部力气,都用在出洞后的这一会儿了。有公的山村牛就有母的,在四周不远的地方仔细看看,就会在地上或草丛下找到母的,或慢慢爬行,或趴在那儿不动,等公山村牛找到它。母山村牛体型小一些,但肚子更大,里面全部是白色的比大米粒稍小一点的卵,放油锅里炸熟就变成金黄色,特别香,当然也特别有营养。公山村牛浑身尽是硬壳子,肚子小,胸部里面有点肉,嚼一嚼,味道也不错。有时能看到公的在追母的,有时是公的趴在母的身上正在交配。这时一捉就能捉两个,自然很高兴。有时看见母的正把屁股后端的一个管子插到泥土中,那是完成交配后正在产卵。捉起来的时候,还能看到白色的卵从管子里冒出来。如果晚一会儿,把卵排净,母山村牛肚子变瘪,和公的一样只剩下个皮囊了。完成产卵任务的母山村牛趴在那儿一动不动,大概不多会儿就会死去。公的也是这样,完成交配任务后不久就死了。但人们不管这些,只知道山村牛是秋天的美味,把它们捉回去一饱口福。
田埂上地方小,要捉到更多山村牛,就得走得更远一些,到附近山坡上去。那里地方开阔,到处是草丛,出来的山村牛更多。可是大雨过后道路变得不大好走,有的地方被水泡过变得松软,陷进去粘住雨靴,费力气才能拔出来。有的地方是上下坡,泥土被泡得松软,要小心滑倒。有的地方道路被冲毁,变成潺潺溪流,要小心跨过或趟过去,或者绕道过去。玉米叶子上都是水,弄得身上湿漉漉的。地上草丛上尽是水滴,弄湿裤子粘在身上,弄得靴子里进水,走起路来不舒服。如果穿其他鞋子,那就更难受,甚至走不动路。立秋了,天气变凉,此时身上到处沾了水,也会觉得冷一点。想捉到美味的山村牛,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山坡上也早就有不少人,各自分散开来低头寻找,石头上、草丛里、小路边,都可能有山村牛。甚至还可以注意一下,天空中有没有飞着的山村牛,看它落到哪里,赶紧过去寻找。要是它飞得比较低,飞到身边来,赶紧用手或雨伞把它打落到地上,捉起来。于是看到有人在山坡上紧跑几步,那是在追飞行的山村牛。在田埂上的时候不能追,因为到处是玉米地,它飞得高够不着,你也不能到处跑。但常常是飞的总比跑的快,山上又到处是乱石、荆棘等,怕跌倒受伤,只能怏怏地看它飞到远处去。
在山坡上的乱石、杂草间找到山村牛不容易,对于公山村牛来说,要找到母的山村牛也不容易。它从地上飞起来,在空中四下寻找,它在地上爬得飞快,慌不择路,磕磕绊绊,用尽力气,要完成天生的使命。公山村牛寻找追逐母的进行交配,有时还要互相战斗,打败竞争者。它们用大牙齿互相撕咬,用身体互相冲撞,站在地上就能听到它们在草丛间“沙沙沙”战斗的声音。直到其中一个落荒而逃,胜利者获得交配的权利。当然他们都被人捉住,放在一起了。
等雨停下来,山村牛也好像少了,不大容易找到。这时便停一停,休息一下,看看这秋天雨后山野上的风景,常常令人心旷神怡。碧绿的草叶上水珠晶莹,像一颗颗闪光的小星星。酸枣快要成熟,有的果皮上出现红、黄的颜色,鲜艳润泽,拣大的摘下来尝一尝,青涩中有了酸甜的感觉。一丛丛荆条开着淡紫色小花,浑身散发清新的香气。漫山遍野各种不知名的草木,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到处生机勃勃,一派繁荣。地里的庄稼更加旺盛,玉米一棵棵肩并肩手拉手,密不透风;地瓜、大豆枝叶茂盛,盖满田地;在雨水的冲刷下,白色的花生从泥土中露出来,有的已经比较老成,摘下来尝一尝,味道那么香甜;高粱、谷子穗头低垂,里面是黄金、玛瑙一样的米粒。
天上到处云彩漂浮,有的地方露出一片洁净的蓝天,真好看,被擦过洗过一般。各处的云彩都不一样,有乌云、灰云、白云,还有的显出红色、金色的光泽,那是阳光照射的结果。一会儿就要出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也靠这云、这雨,还有这一片片土地。看看山脚下自己的村庄,绿荫中房屋整齐,庭院幽静,缕缕炊烟慢慢升起,仿佛听到饭勺碰锅沿、舀子碰水缸的声音,也仿佛闻到饭菜的香味,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该回家了,于是振作精神,有了力气,不觉得身上被雨水淋湿,不觉得双腿酸痛,也不觉得脚丫子被雨靴磨得生疼,被水泡得发皱,只想着把捉到的山村牛带回家里,让家人高兴,一块儿享受美味。
后来离开村庄到外面上学,再也没有去捉过山村牛。改革开放,时代发展,潮流滚滚,应接不暇,许多事情都顾不上了。记得工作后有一次和同事闲暇时聊天,忽然对我说:“你反正见过秋天的山村牛吧,你想想它那个样子,淋着雨,在草丛里跌跌撞撞,连滚带爬,急急忙忙,慌里慌张。哎,它怎么那么慌张呢?”我们都笑了。
山村牛又叫山水牛,学名叫大牙土天牛。幼虫在地下以草根为生,三年的时间才发育成熟。立秋后下过大雨,成虫钻出地面,集中交配,仅存活数小时至一天的时间。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