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怀·茫崖2】张富贵:旧址依存人早非·第三故里醉思归*一一重访我的第三故乡茫崖花土沟石油生产基地纪行(组诗7首)*北京头条·西安头条·都市头条发布!
【编者按】1978年4月23日,我们工兵十四团的50名转业兵,在冷湖石油管理局4号基地油建大院休整1周后,于5月1日,乘座解放牌大卡车来到当时的茫崖镇(花土沟)油建指挥部工作,(全局转业兵2160人,油建分配800人)从此这个地方成了我一生中的第三故乡。至1981年4月,在这里度过了整三年的春夏秋冬。在尕斯湖畔的跃进二号,在北山作业区,在油沙山作业区挖管沟抬管子,到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身影……
2000年至2010年期间 ,由我司职主管油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科长,副主任,主任期间,由于工作需要,跑遍了采油一,二,三厂,井下,钻井,水电,测井,运输大队等生产基地的作业区,组织各工种专家和考评员对石油工人职业等级进行鉴定,对技师,高级技师进行考评认定,同时举行职技能竞赛,选拔“各级技术能手”和“技能专家”,为提高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贡献了力量。
故地重游,思绪万千,物是人非,旧址依在,我每到一处,或照相或观看,心里总是不那么平平静……原给外外孙子霍某带的敦煌李广桃和干粮烤饼因打电话联系不上只好作罢。隨后见了已故战友之子任炜后,离开花土沟生产基地,向格尔木炼化基地行进。
一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第三故乡先后13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到格尔木由于有些高反久不入睡,为此,创作了一组饱含深情的诗歌,纪念那段难忘的石油岁月与第三故乡情怀:我热切希望这组诗词能比较准确地捕捉并深刻表达我对“第三故乡”那份厚重而炽热的石油情怀。
一、七律· (藏头诗)第三故乡石油情怀
(平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14于花土沟
第*临瀚海志如磐,
三*载风霜砺胆肝。
故*地盐霜凝岁月,
乡*关井架立云端。
石*油钻塔惊龙府,
油*涌青春沃莽欢。
情*系油沙山畔圈,
怀*追长涌尕斯澜。
(注)藏头“第三故乡石油情怀”。聚焦初到花土沟、扎根戈壁三年的场景,融入油沙山、尕斯湖等具体地点。
二、五排律·戈壁石油红
作者:张富贵
2025.8.15
解甲赴油城,车轮碾朔风。
花土沟初立,茫崖镇始逢。
盐滩扎营帐,碱地树旗红。
北山星斗伴,跃进号声隆。
焊花飞夜幕,管线下苍穹。
三度冰河裂,几回沙暴汹?
汗融千仞雪,情暖万灯彤。
钻塔书云志,油龙唱碧空。
青春燃地火,魂魄铸勋功。
(注)五排律(九句)。回顾建设初期艰苦与豪情,点明北山、跃进二号等作业区,强调三年时光(三度冰河裂)、奉献精神(青春燃地火)。
三、满江红·石油记忆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15
莽莽祁连,西望处、油龙腾跃。
犹记取,七零兵转,花沟初结。
车尘湮没盐湖驿,月色凝寒霜风冽。
历三秋、踏遍尕斯滨,油砂碣!
光阴迫,职责切;
传匠魄,淬钢骨。
纵荒原井站,赤心焚血。
机啸深宵争旦暮,焊花撕夜辉星月。
看今朝、井架立苍茫,旌旗列!
四、故地重游寄油魂
(自由体)
作者:张富贵
2025.8.16
莽莽祁连,西望处、油龙腾跃。
犹记取,七零兵转,花沟集结。
解放车尘湮古道,盐湖月色凝霜睫。
整三秋,踏遍尕斯滨,油沙碣。
光阴转,职责切。鉴技能,遴英杰。
遍巡井站路,鉴采油心热。
井下机鸣争旦暮,井场焊火辉星月。
看今朝,站房犹立旧沙梁,沧桑阅!
(注)上片回忆78年抵达与三年奋战(尕斯滨、油沙碣);下片聚焦职业技能鉴定时期奔波各厂(采油、井下、钻井等),以“沧桑阅”呼应“物是人非”。此诗原以满江红填词,越填越乱,效果不好,只好作罢,按自由体完结。
五、歌行体·第三故乡茫崖行
作者:张富贵
2025.8.14
尕斯湖冰映月轮,恍见当年戍装身。
七尺男儿别营帐,解放长车赴茫镇。
花土沟前风卷石,油建院中暂栖尘。
盐壳为席星为盖,五月朔风犹刺人。
跃进号角震荒谷,油沙山下井架新。
焊枪刺破昆仑晓,管钳拧紧瀚海春。
三度胡杨青复黄,青春尽染石油皴。
廿载倏忽如驹隙,重担在肩步履频。
一厂二厂至三厂,测井水电运输勤。
技能考评系国脉,工匠精神贵比金。
辨毫厘于仪表盘,较分秒在钻台吟。
扳手旋开星斗移,阀组调谐智慧音。
技师等级严认定,能手桂冠精淘沈。
但求英才遍油田,戈壁处处有凤麟。
今踏故地心潮湃,旧迹斑驳新颜改。
当年地窝何处寻?唯有钻塔云霄外。
湖畔风吟似旧歌,沙梁犹记雄姿在。
油香浸透第三乡,半生魂梦系斯界。
功名已化祁连雪,情怀长共石油湃!
(注)歌行体叙事抒情兼备。首段详述1978年抵达休整、建设场景;中段铺陈鉴定中心时期深入各厂考评、竞赛盛况;末段抒发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油魂永驻的深沉感慨。紧扣“第三故乡”主题。
【注释】整体意境说明:
1,时空纵深:从1978年春抵达花土沟、三年建设芳华时光,跨越到2000-2010年职业技能鉴定时期,最终落脚于今日故地重游的感怀。
2,地点聚焦:反复出现关键地点——冷湖4号基地、老基地、花土沟(茫崖镇)、油建指挥部、尕斯湖、跃进二号、北山、油沙山,以及后期遍访的采油各厂、井下、水电、物探、钻井等作业区。
3,情怀核心:
①拓荒豪情:初到时环境的恶劣(风沙、盐碱、严寒)与建设者战天斗地的豪迈(钻塔书志、油龙唱空、焊花夜幕)。
②扎根奉献:“第三故乡”的认同(油香浸透、魂梦系斯),三年青春乃至半生的无悔付出(青春燃地火、魂魄铸勋功)。
③技能传承:鉴定考评时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系国脉、贵比金),为油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倾注的心血(求英才遍油田)。
④深沉感怀:故地重游时的沧桑巨变(物是人非、旧迹斑驳),以及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和石油精神的永恒追忆(情怀长共石油湃)。
4,石油特色:大量运用石油工业意象(钻塔、油管、焊花、管钳、阀组、仪表盘、井下机鸣、井场焊火、油龙)和戈壁环境意象(瀚海、盐滩、碱地、沙暴、胡杨、祁连、尕斯湖冰),真实而富有感染力。
参观花土沟铁人广场诗两首
第一首,七律·赞花土沟铁人广场
(仄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15
瀚海云台擎日红,莽原钻塔贯西东。
餐风咽雪寻常事,探地寻油一代功。
铁血凝成群阵魄,丹心映彻莽昆星。
征衣未解星霜里,犹似荒沟唱大风。
(注释)
1, “瀚海”指茫茫戈壁,“云台”喻指高耸的钻井平台和广场纪念设施,其气势仿佛能托举日月,象征石油工业的宏伟与基地的中心地位。
2,铁血凝成:点题“铁人广场”,揭示其精神内核——由石油工人钢铁般的意志与热血牺牲所铸就。
3,莽昆星: 既指地理上与昆仑山脉的关联,也借昆仑之雄伟象征石油事业的不朽功勋。
4,唱大风:化用汉高祖《大风歌》,喻指石油工人在荒寂沟壑中奏响的工业壮歌与时代强音。
第二首,鹧鸪天·铁人广场礼赞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15
花土沟前战鼓隆,油龙跃出莽苍中。钻机唤醒千年寂,篝火烧穿夏日红。
星槎渡,月灯融。广场碑立亮苍穹。征衣染尽昆仑雪,犹谱人间浩气虹。
(注释)
1, “油龙”比喻开采出的石油及输油管道,展现工业伟力征服亘古荒原的景象。
2. 篝火烧穿九夏霜: “九夏霜”极言高原夏夜之寒,篝火象征石油人昼夜奋战的热忱,以“火”破“霜”体现坚韧意志。
3,星槎渡,月灯融: “星槎”指勘探车如天舟巡弋,“月灯”喻彻夜不息的矿区灯火,展现科技与自然交融的壮美画卷。
4,浩气虹:“虹”既指石油工业的绚丽成就,亦暗喻“铁人精神”如长虹贯日,气贯天地。
【说明】此碑为作者退休后建,展示了花土沟石油基地“铁人广场”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与戈壁奇迹。首次参观,感慨万千,谨以此诗词致敬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所有柴达木石油人——祈愿他们的热血与汗水,在亘古荒原浇铸出最壮美的石油工业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