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万象宾客,不拒不迎
自盐官镇破庙付法于本寂沙弥,济公心灯已传,世间缘法,了无挂碍。他之行迹,愈发随心所欲,无有定所。时而显化于闹市,与乞儿共分残羹;时而隐现于山林,伴孤鹤同眠松云。其身虽处红尘万丈,其心已超然三界之外,真正达到了“心能转物,即同如来”的究竟自在。万物于他,皆如宾客,来来往往,不拒不迎,不留不送。
这一日,天降暴雨,钱塘江潮借风势,愈发汹涌澎湃。江上舟楫纷纷避入港湾,岸边行人绝迹。济公却浑不在意,顶着瓢泼大雨,趿拉着灌满泥水的破鞋,沿江堤而行,口中哼着不成调的曲子,仿佛这毁天灭地的疾风骤雨,不过是为他助兴的丝竹鼓点。
行至一处险峻江湾,忽见前方有一队人马,正陷于危难之中。看仪仗,似是官家眷属,数辆马车陷入泥泞,动弹不得。仆役们惊慌失措,试图推车,却因雨大泥滑,屡试不成。更可怕的是,江堤因雨水长期浸泡,根基松动,在他们车马旁不远处,已开始出现裂缝,随时有垮塌之险!一旦堤溃,人马车辆瞬间便会被狂暴的江水吞没。
一位华服老者(似是家主)和几位女眷躲在即将散架的车厢里,面无人色,哭声被风雨声淹没。为首的管家对着仆役怒吼,却无济于事,绝望之情弥漫。
济公走近,雨水打在他身上,竟似遇到无形屏障,自动滑开,未能浸湿他分毫。他看了看险情,又看了看那些惊慌失措的人,摇了摇头,嘻嘻一笑:“莫推了,莫推了。再推,这堤爷爷不高兴,可真要张嘴吞人咯!”
那管家正焦头烂额,见一个疯和尚还说风凉话,怒骂道:“哪来的野僧!滚开!休要碍事!”
济公也不生气,弯腰从泥泞中抠出一块湿漉漉的泥巴,在手里捏把捏把,口中念念有词:“堤是堤,土是土,安心不动自坚固。泥马纸车空中过,何须劳力苦推磨?变!”
言罢,他将那泥巴朝着陷入最深的那辆马车轮子一弹!奇事发生:那沉重陷入泥中的车轮四周的烂泥,瞬间变得坚硬如铁,并且微微隆起,形成一道平滑的坡道。拉车的马匹顿觉轻松,稍一用力,便将车子拉出了泥坑!
不待众人惊呼,济公又如法炮制,接连弹出几块小泥巴,所有陷入的车轮皆被解困。同时,他对着那裂缝蔓延的江堤吹了口气,那口气混着雨水,融入裂缝之中,那摇摇欲坠的堤坝竟瞬间稳定下来,裂缝悄然弥合,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风雨依旧,但危机已解。
那华服老者惊魂未定,由人搀扶着下车,便要向济公行礼致谢:“多谢活佛救命之恩!请问活佛宝刹何处?老夫定当重塑金身,永世供奉!”
济公却连连摆手,指着天空翻滚的乌云和如注的暴雨:“谢我作甚?谢它吧。若非它下这场雨,和尚我还没这玩泥巴的兴致哩!” 他又指着脚下泥土,“也谢它,肯听和尚的话,变个戏法。要谢,谢这风雨,谢这泥土,谢这拉车的马儿,谢你这群出力推车的伙计。万物皆有功,何必独谢我一个看热闹的?”
老者与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似懂非懂。
济公又道:“官老爷,你穿着这身绫罗,坐着这马车,觉得是你在乘物。殊不知,若无这风雨泥土道路马匹,你这‘乘’字从何谈起?万物皆是宾客,相互借用一番罢了,何必生出如此多的感谢、占有、恐惧之心?风雨来了,便来;去了,便去。车陷了,便陷;出来了,便出。心不随境转,便是真自在咯!”
说完,他也不等对方回味,哈哈一笑,转身走入更深的雨幕之中。那密集的雨线打在他周身三尺,便自然滑开,仿佛他自身成了一个无形的罩子。风雨、江水、泥泞……这些令人厌弃、恐惧的自然之力,于他而言,却成了可以嬉戏、可以借用、甚至可以对话的伙伴,再无分别。
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灰蒙蒙的雨帘中,恍如梦中。方才的生死危机,以及这疯和尚化解危机时那不可思议又举重若轻的手段,还有那番似禅非禅、古怪却又发人深省的话,都让他们怔在原地,忘记了风雨。
济公却早已将此事抛诸脑后。他走到江边一块被浪涛拍击的礁石上,迎着狂风暴雨坐了下来,拿出酒葫芦美美地喝了一口,看着脚下奔腾咆哮、试图吞噬一切的江水,笑道:“吼什么吼?显你能耐大?和尚我偏在你头上坐得稳稳的。你也辛苦,我也自在,各自安好,岂不妙哉?”
那江水仿佛听懂了一般,浪头拍打到礁石脚下,却始终无法溅湿他半分。
于济公而言,得道之后,并非拥有了掌控万物的神通,而是彻底明白了自己与万物本是一体,无有分别,故能随心所用而不被所缚。顺境逆境,好人恶人,风雨晴日,皆是心光映照下的幻影,皆是前来赴宴的宾客,他只需安然就座,欣赏这席永不散场的“人间盛宴”便好。
(第十一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