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真空妙有,游戏三昧
经惠山听松禅院一役,喝破“心灯常明”之旨,济公已彻悟心性本源,万法融通。那“悟后起修”的漫长锤炼,至此已臻圆满。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刻意对境练心、时有摇摆的行者,而是真正证入了“无念无住,无所挂碍”的大自在境界。心光朗照,如如不动,却能随缘应物,妙用无穷。这红尘世间,于他眼中,彻底化为一场活泼泼的、可随心游戏而丝毫不染的“大梦幻戏”。
这一日,信步游至杭州城。正值初春,西湖波光潋滟,苏堤烟柳如织,游人如织,一派繁华盛景。才子佳人,画舫笙歌;商贾小贩,吆喝叫卖;更有那测字算命的、卖艺耍把式的,林林总总,好一个热闹非凡的人间图画。
济公仍是那副形貌:破僧帽,烂袈裟,趿拉鞋,摇破扇。他行走在这锦绣堆里,却似闲庭信步。世人追逐的,他视如浮云;世人厌弃的,他亦不避讳。在他眼中,黄金与粪土,锦衣与破衲,玉液与馊水,其本质并无差别,皆是一念分别所生之幻相。他已彻底超越一切对立概念,安住于绝对的平等性智之中。
行至断桥附近,见一圈人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阵阵。挤进去一瞧,原是一伙江湖卖艺的,正在表演硬气功。为首一个赤膊大汉,胸毛虬结,运气之后,任由同伴用粗木棍猛击腹部,砰砰作响,却安然无恙,引来阵阵叫好。那大汉面露得色,抱拳环顾,更有人将铜钱抛入场中。
济公嘻嘻一笑,从怀里摸出半个不知哪捡来的干瘪馒头,手指一弹,那馒头粒如豆般射入那大汉腋下极泉穴。大汉正运气准备承受下一次重击,忽觉腋下一痒,气息骤然一岔,“噗”地一声,那口丹田气竟泄了!恰此时,同伴的木棍落下,虽未用全力,却也打得他“哎呦”一声,疼得弯下腰去,场面一时尴尬。
众人愕然,随即哄笑起来。那大汉又羞又恼,却不知何处出了岔子。
济公却拍手笑道:“好功夫!好功夫!这‘泄气功’练得比‘硬气功’更妙三分!可见这气啊,聚也是它,散也是它,何必执着那一时之硬呢?散了反而轻松自在!” 众人听这疯和尚说得有趣,笑得更欢。那卖艺的也哭笑不得,气也消了大半。
济公又溜达到一个测字摊前。那算命先生正对一愁眉苦脸的商人侃侃而谈:“……您这‘困’字写得不好啊,四面是墙,中有木僵,主事业受阻,钱财被困……”
商人听得面色如土。济公凑过去,拿起那写着“困”字的纸,横看竖看,忽然道:“我看这字妙极!四面是墙,是说你根基稳固;中有木,是说你生机在内!你把它倒过来看——” 他把纸一倒,“像不像一个‘富’字出了头?这是暗示你突破在即,要发大财啊!”
商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算命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济公却不管,对商人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你觉得自己困,就处处是墙;你觉得要富,那便是富!去吧去吧,念头一转,天地就宽咯!” 商人将信将疑,但愁容已去了大半,千恩万谢地走了。
那算命先生正要发作,济公却用破扇在他摊上那堆命理书上一点,口中念道:“文字障眼法,徒迷人心窍,不如一阵风,吹去见真如。” 呼啦一阵怪风卷起,竟将那些书卷吹得满地乱滚,卦签洒了一地。算命先生手忙脚乱去捡,济公早已哈哈笑着钻入人群。
他就这样在西湖边漫无目的地游荡着,看到卖鱼的老妪,就帮她把跳出水盆的鱼抓回去,顺手抹去她额角的汗水,那汗水竟似有清凉之效,让老妪疲惫顿消;看到争吵的夫妻,就插科打诨说几句歪话,引得两人破涕为笑,忘了为何而吵;看到追逐打闹险些撞到摊位的孩童,他破扇轻轻一拂,那孩童便如被无形之气托了一下,稳稳站住……
他所做一切,皆无目的,亦无痕迹,随心而起,随缘而化。并非刻意行善积德,而是他那圆满证量自然流露的慈悲与智慧,如同阳光普照,不经意间便温暖了周遭,化解了无数微小的困厄与纠缠。他游戏其间,轻松自如,如鸟飞空中,不留痕迹。
夕阳西下,湖面洒满金辉。济公玩得累了,瘫在湖边一棵柳树下,打着哈欠,从破袈裟里摸出个酒葫芦,美美地呷了一口劣质烧刀子,咂咂嘴,显得无比惬意满足。
对他而言,极乐净土不在此岸,不在彼岸,就在这当下的每一刻清明觉照与随缘妙用之中。得道,不是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成了一个彻底完整、无比轻松自在的“人”。他的传奇仍在继续,但这传奇本身,也成了他游戏的一部分。
(第九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