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水的印记 愈发清晰
摄影 任德睦等战友
2025年8月21日,是铁46团学兵二连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5周年纪念日。回想起当年,这群十六七岁的初中生,却像小大人似的理解家的贫穷,理解国的困难,家国情怀让我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襄渝铁路的建设中去,用稚嫩的双肩去分担保家卫国的重任,把自己最美的青春无私无悔的献给了国家,并在无意中创造了十六七岁少年为国家修建铁路这段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白驹过隙,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少年们奋战过的秦岭巴山,驻扎过生活过的地方,却深深的印在学兵们的心里,半个世纪过去了,却在学兵们的心里越发清晰……
秦巴山的清晨
秦巴山的清晨,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错落的屋舍,
溪水潺潺流过,奔向远方,鸟雀掠过溅起细碎银光。
炊烟袅袅升起,交融山岚,宛显一幅淡墨晕染美绢,
静谧和谐山村,嵌入画盘,是谁最为美丽添彩增色?
当数昨日骄者,青春碧血,顶天立地铁兵学兵民兵!
旬河渡口
晨曦初现,月亮就掉入了轻雾缈缈的旬河。
星辰闪烁着,在潺潺流水里轻吟低歌。
朝霞里的仙姑,默默在此静守,
恭迎着五十五年前,那群在此摆渡的学兵。
山间小路
山几重,水几重,尽隐碧树绿叶中。
密林莽莽有“狐道”,崎岖蜿蜒峰连峰。
秦岭高,心更高,昼伏夜行路迢迢。
回首再望密林处,犹闻歌浪掀林涛。
炙热的火
门前,站着翘首遥望的翁妪。
身后,映着耀眼敞亮的红艳。
老房东家的山椒啊,像两束炙热的火,似两颗紧贴的心。
招招手,火就在心中燃烧。
那一声“学娃子回家啦……”
已让我热泪横流……。
门前小憩
说、喊、谝、聊,房东楼下侃大山,
哭、笑、嬉、闹,拉开话源喷当年。
铁轨闪亮通鄂川,荒山穷山换金山。
牵来银河九霄落,千年涸土沐甘霖。
老房东的庭院
山风轻拂,庭前红柿叶落,
一片两片,往事飘零掠过。
心灵如水,照见心底深壑。
房东新居,可留当年轻歌?
粉红色的回忆
挑上长杆,似彩带,如火焰,
炫目耀眼。
看见它,就满口涩水难咽。
当年虎吞涩柿皮,是为了果腹充饥。
今日慢嚼细品,在回味五十五年的苦涩。
老连队的操场
呵呵……
看见它,我就想笑。
当年,学兵们龙腾虎跃,
在此拔河、打球最为热闹。
篮球场,
那就是我们的“鸟巢”快乐的窝。
晴天突降太阳雨,
我们嚎叫着钻入雨帘洗澡。
一群赤裸的汉子,
没羞?没臊?
还有人双臂仰天长啸:
“过瘾——真嘹——
太阳啊,再给雨水加点温才好!”
小棕溪码头
你像座哨所,
在默默地守着——
守着小棕溪,守着馒头山,
守着清水湾,守着学兵连。
你把少年们架线塔的场景,
深深地烙进了山岩,
刻在了心窝。
背电缆的队列,
比沟还长。
甩出去的汗珠,
仍在小溪淙淙作响。
静听,沟间还环绕着——
吭唷吭唷的号歌……
构元大桥远眺
一颗飘落的种子,
在江岸碎石滩上发芽。
拱出土,
就遥望到了你,构元大桥。
我羡慕你有钢铁的骨架,
魁梧的身躯,站在江里,
是那么俊秀潇洒。
不管风霜雪雨,
春秋冬夏。
任载重的铁甲,
从你身上轰隆隆驶过,
五十五年啊,
你还那么伟岸挺拔。
你是天上飞落的彩虹哟,
给山区披上七色的光霞。
你是铁兵学兵的经典之作哟,
每个部件仍透出青春的光华。
大舞台
团部操场棕溪边,隐有素手弄琴弦,
刀光剑影歌声亮,涟漪碧波仍荡漾。
大山的呼唤
山做舞台天当幕,寒风铿锵擂战鼓。
青春身影今犹在,思念三英对天呼。
镶嵌青春的画框
思念无声无息,把心海里的一叶扁舟轻轻摇曳,
上挡墙的画框,把青春的靓影镶嵌在秦巴山上。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不经意间勾勒的景致,展现在今日的画廊。
澎湃着激情的倩影,
在画中灵动的搅动着学兵的心房。
老连队的一段土墙
思念如影随形,却能在心底掀起滔天巨浪。
身后的土墙,斑驳的已无初时的模样。
沧桑伏在老连队等待,静候着筑它身板的少年郎。
石缝里掏出的一抔抔黄土,刺破满手的血泡把它沁润。
甩几把汗水粘合搅拌,一杵杵,夯实,一层层,提升。
这是少年们人生的基础,这是学兵们重生的涅槃,
这里注入了学兵的魂灵。
五十五载风雨变幻,
它仍是我们心中的一段长城。
秦巴风雨洗征尘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
漫天雨丝在群山轻轻飘曳,
风雨潇潇,衣袂飘飘,
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战友啊,
是留恋脚下的这方土地,
还是重体验当年的雨中沐浴?
风来吧,不怕,
雨来吧,不怕!
五十五载风雨,
早已洗去了满身的凡尘,只留下铮铮作响的回声。
幽深的隧洞青春的梦
生命如秦巴明月,汉水清风,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却在山水间留下靓丽身影。
长长的铁轨,幽深的隧洞,
印上了了少年的印记,
丰满了学兵青春的梦。
捡起散落的珍珠,
细碎的亮光组合冲破重重迷蒙,
笑看风云变幻,静听岁月钟声。
石缝里的艳丽
隧道旁,给孩子讲当年在襄渝线上拼搏,
说父辈们用鲜血催放的青春。
倏见山岩下艳丽的山花,
寂寞地在乱石中生长。
艰难地在石缝里扎根,
叶绿、枝茂、杆壮,
生命如顽石般坚强。
呵,不受风雨侵袭苦,
哪有瓣瓣黄花香?
看身旁拱起的尖尖嫩叶,
正悄悄地孕育着——
蓬勃向上的力量。
学兵的钢骨
挺身抬头,把天顶的喀嚓嚓。
撕块白云,系在腰间作围裙。
风雨雷电五十五载,
驱逐黑暗送去光明。
遥想当年立塔人,
襄渝少年铁学兵。
学兵二连旗更红
桃花纷落风过处,瓣瓣如雪零入泥,
绚烂如霞血色艳,根老枝壮余香传。
青春旋律最动人;回首细听字锥心,
人生最痛不是错,痛错交融方懂得。
最美相遇最短暂,赤诚熠熠凝心果,
少年心环扣至今,染我二连旗更红 。
图片由作者提供
白宝存,男,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职称。1970年参加襄渝线铁路建设,原铁道兵十师5846部队二营学兵。1973年在陕西第一毛纺织厂工作,任厂宣传部部长。热爱文学,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主编《魂萦梦绕襄渝线》散文集和《永远的记忆》诗歌集等。在新华网、人民网、铁道兵战友网等媒体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百余万字。现为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专栏作者,英雄铁道兵公众号编辑。
编辑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