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与狐仙
才郎爱吟鸳鸯曲,仙子争观凤凰花。
愿教世间多情侣,长伴流年共蜜华。
话说古时有位学子,名曰郑忠义,天资聪明,志向高远,定要金榜题名,建功立业。
时值阳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他萌生了游山逛景,领略自然的念头。一日清晨,他便带上所需用品,整装出发,出得村来,踏上阳光大道往前走,但见:
曦阳当空照,
喜鹊唱枝头。
田家忙春耕,
鱼儿水中游。
更有:
群芳闹春向阳开,百草萌生披绿彩。
万树抽芽柒翠光,雅童逐蝶踏青来。
郑忠义望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由得对家乡产生了由衷的热爱,心中暗想:将来我定要为这大好河山作出贡献。郑忠义神采奕奕,走大路过小桥,穿村镇越园林,一路观花赏草,不知不觉,越过广袤的平原,进λ山区,到了山脚下,举目四顾,丛林尽柒,怪石耸立,一条羊肠上青天。他沿着崎岖小路披荆斩棘往上爬,攀悬崖登硝壁,一步步到达高山顶峰,放眼望去:山峦起伏,烟雾缭绕,自感:
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
俯瞰群峰低,
身出浮云间。
他正站在悬崖上兴致勃勃地观赏祟山峻岭的风光,忽然一阵骤风袭来,小伙子立足未稳,被旋下山崖,跌入谷中。
不巧不成书,正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有一狐仙经由此地,见有人坠入深渊,急驾仙风冲到跟前,将其稳稳托住,定睛一看,见是一少年,已经昏迷。在这荒山野岭之上如何安置?踌躇片刻,灵机一动,施用仙术,在就近方便处,点化出一处庭院,将其背入房中,置于榻上,服之以温水。小伙子渐渐苏醒,睁眼一看,见是一少女立在面前,心生纳闷,问其缘由。狐仙只道是,见他昏倒在地,将其救起,背回家中。忠义饱读诗书,颇通礼仪,自感男女有别,同处不便,声称:“姐姐救命大恩,没齿不忘,日后定有重谢,只是此处非小生久留之地,还望及早回家为好。”仙子见忠义长得英俊大方,文质彬彬,非常讨人喜欢,有意留他住几日,聊聊天,解解闷,扫扫寂寞之苦。答曰:″公子自悬崖上跌落,惊魂未定,身体虚弱,此时正当更深风大,如何回得?你还是将息几时,待身体康复之后,再作打算为好。"小伙子闻之有理,欣然从之。于是二人朝夕相处,同桌餐、共室寑、情感融洽,言辞投机。畅叙之间,各自作了自我介绍。小伙子自然是实话实讲,仙姑却自称是,名曰胡月娥,因父母贪图财礼,把自己许配给了一个纨绔子弟,自己誓死不从,为抗婚逃避至此,小伙信以为真。
一天,风和日丽,他们结伴同游,仙子细细打量小伙,果然是:
玉树临风英姿美,剑眉星目显神采。
举止文雅透灵气,似是仙郎下瑶台。
不由得芳心萌动,情窦大开。便问忠义:“你可有妻室么?”答曰:“未曾婚配。”仙姑又道:“你对我有好感吗?”此时书生细瞧仙姑:婷婷玉立风姿绰,眉清目秀花容艳。
谈笑串串银铃声,好像嫦娥立跟前。
好一副倾城色貌。回道:“姐姐救命大恩未曾报答,又得如此盛情厚待,岂有不爱之理!”月娥鼓足勇气,开门见山地表白:“如此说来,彼此结为夫妻如何?”忠义讲:“婚姻大事,未经父母知晓,自己擅自作主,恐有不孝之嫌。”“父母不在,我们服从天意可也?”“怎么个服法?”月娥回屋内取出三炷香,在院中空旷处,摆设香案,将其点燃。仙姑与公子双双跪倒,口中念念有词:“皇天在上,胡月娥、郑忠义愿结为夫妻,请予恩准,若允许,烟直升不斜……”言毕,丝风全无,烟柱直上,升入空中。忠义看得目瞪目呆:难道这真是天意?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仙姑做的手脚。公子相信了天意,便服从仙子地安排,拜堂成了亲,婚后的生话自然是甜甜蜜蜜、如胶似漆。数日之后,公子念家心切,向爱妻提出:“我已经出来很长时间,父母一定非常闷念,不知家中的人们在怎样苦苦寻找。”“任他们去找吧,我们只管在此尽情地享受快乐安逸的生活。”“父母生我育我恩重如山,若因念子心切,有个什么好歹,我实是不安。再说,这祟山峻岭之上,总归不是久留之地,咱们还是及早回去好。“要走,你自己走,我是不去的。”公子急曰:“你这人怎么这么怪呢?好好的家不归,在这荒山之上作野人,何也?”
仙子见丈夫回家意决,只得道出实情:“我并非凡间女子,乃是修炼千年一狐仙。”公子闻言,大吃一惊。仙子接着言:“你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民间生活丰富多彩,我岂能不知?只是法海无情,容不下我,想当年,素贞白阿姨纵有翻江倒海的本领,也没逃过雷锋塔之劫,我没有那般能耐,不敢去惹是非。”“那怎么办?”“你若留在山上,我保你千年无恙。”郑忠义坚定地回答:“某,身为男子汉大丈夫,生长在天地间,读书破万卷,上不能为国尽忠,下不能在家尽孝,亦不能为民做事情,纵活万年,也是游尸走肉,有何益哉?”“你真要离我而去吗?”“如果没有两全之计,只好如此。”
正是:仙凡世界两重天,人生有志各一边。
願为事业如昙花,不求长生作神仙。
仙子云:“我还有个办法,不知夫君同意否?”“说来看。”仙子从怀中取出一张自己的画象,交给公子云:“晚间,想我时,你把她挂到墙上,对着她连击三掌,喚声:娘子下来。她便会从纸上走下来,如同我本人一般,和你同欢同乐,此刻我也能感受到咱们在一起的幸福。”公子闻言大喜,立即将画收起。仙子再三叮咛:“切记保密,免生事非。”仙子驾起祥云,将丈夫送至山下,依依告别。公子出游多日,渺无音讯,一家人正在焦虑中,见其归来,自然是高兴万分不题。
且说是日夜晚,公子依照仙子的吩咐,将画象取出,挂到墙上,连击三掌,喚了声:“娘子下来。”果然灵验,只见画上的美人魔术般离开纸张,袅袅婷婷走下墙来,渐渐长大,须臾和正常人一样,偎依在公子的怀抱里,,尽情享受爱情的幸福。
酣爱倍感时间短,不知不觉三更鼓响,美人曰:“我该回去了。”公子道:“不忙。”一刹那,四更鼓响,美人曰:“我真地该回去了。”公子依然不松手。转瞬间,五更鼓响,伴有鸡鸣,美人嚷:“天色将明,赶快送我回去!”公子哪里肯放:“你就不要回去了,我们在一起生活多好!”美人急呼:“我不是真正的人,见不得阳光,速速送我回去!”公子无奈,只得很不情愿地击了三声掌,喃喃地念了句:“娘子请回罢。”美人即又回到画中。如此这般,他们每每相会,其乐融融。
且说公子天资聪颖,精神愉快,勤于攻读,成绩飙升,连考连中,最后金榜题名,中了状元郎。皇上见他才貌双全,欲招其为驸马,命丞相去提亲,忠义心中只有月娥,不肯娶妻子,推辞道:“在下初进朝廷,寸功未立,不敢接受如此皇恩……”皇上得知后,见忠义谦虚,颇生好感。
一日早朝,有军情急报,说是南方有股疆外流匪窜入境内,,烧、杀、抢、掠甚是猖獗,几次围剿,屡屡失利,数名战将和主帅先后遇刺,请皇上速派智勇将帅前往制敌……皇上看罢奏折,便问群臣:″哪位爱卿愿往,为朕分忧,为民除害啊?”连问数声,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禁若寒蝉。皇上见状,愁上眉稍,长叹一声:“难道我朝真无栋梁也!”话音刚落,郑忠义挺身而出:“臣愿往。”国王俯首一看,见是新科状元,又喜又忧:“此乃兵家之事,爱卿身为文职,如何使得?”忠义讲:“下官虽为文职,却也颇读兵书,今,正当用之,臣不敢称:马到立即就成功,但願肝脑涂地以报国。”龙颜大喜,即命择日启程。
晚间,郑忠义回到家中,一如即往,取出画象,唤下娘子,叙过情爱之言后,便对美人讲:“某今奉旨平患,此去重任在身,不敢有半点疏忽,恐没有闲情逸趣,特向娘子告别,待得胜回朝后,彼此再相会。”美人云:“夫君前去剿匪,非同小可,你还是把我带上为宜,晚间把我放在枕下,危难之际或许有所帮助。”“也好。”忠义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