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寒刃初芒
砚台碎裂的脆响余韵,还在破庙空洞的四壁间嗡嗡回荡,刺耳又醒神。周自省跪在冰冷的尘埃里,粗重地喘息,汗珠从额角滚落,砸在那些沾染了墨痕与尘土的碎石片上。砸碎的不只是一块石头,更像砸碎了一副自出生便套上的、无形枷锁的核心部件。剧痛过后,竟是一种近乎虚脱的松快,尽管这松快底下,是更深的茫然与寒意。
那冰冷的意念不再言语,却如同融化的雪水,丝丝缕缕渗入他灼热而疲惫的识海,带来一种异常清晰的冷静。它不再催促,不再逼迫,只是将他此刻的处境——破庙、严寒、高热、饥饿、身无分文、前途渺茫——如同绘图般,冰冷、客观地铺陈在他眼前。
求生。最简单的两个字,剥离了所有礼义廉耻、身份体面的矫饰,变成了最赤裸裸的本能。
他颤抖着手,摸索着拾起一块最大、边缘最为锋利的砚台碎片。石质冰冷,断面嶙峋,握在掌心,一种粗糙而坚实的触感传来,隐隐刺痛皮肤。这不是笔,是刃。
目光扫过庙角堆积的枯枝败叶,又落在那件污秽不堪、却仍能提供一丝暖意的灰鼠皮袄上。皮袄……他脑中闪过荒道上农人嫌恶的眼神,闪过周府高墙内的“体面”。留着它,是怀旧,也是招祸。
没有犹豫。他用那石片的锐角,对准皮袄的缝合处,用力切割起来。动作起初笨拙,甚至划伤了自己的手指,鲜血混着污垢渗出来。但他不管不顾,只是咬着牙,依着那冰冷意念里浮现的最有效率的分解图,一点点将皮袄拆开。好的皮子,内衬的软布,甚至那些结实的丝线……都被分门别类地剥离出来。
过程中,高热一阵阵袭来,让他头晕目眩,几次几乎栽倒。但每当此时,那冰冷的意志便稍稍涌动,如同提线般稳住他的手臂,强迫他集中精神。这不是关怀,而是对“工具”的必要维护。
拆解完毕,他撕下相对干净的内衬布条,草草包扎了手上的伤口。然后,他拿起那些皮料和布料,踉跄着走到庙门口,寻了一处背风又略显眼的位置——并非祈求施舍,而是如同猎人布置陷阱般,将这些东西摆放得能最大程度展现其价值(御寒),却又显得像是无意遗落,减少拾取者的心理负担。他甚至将一块最小的皮料放在稍远的路旁,作为诱饵。
做完这一切,他退回庙内最深的阴影里,蜷缩起来,紧握着那枚最锋利的石片,心脏在空腔里沉重地搏动。他不再祈祷,只是等待。感官被放大到极致,风声、枯草摩擦声、远处偶尔的鸟啼……任何一丝异常的响动都让他肌肉绷紧。
时间缓慢流逝。日头西斜,寒意愈重。就在他几乎要被高烧和失望吞噬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不是一个,像是两三人,说着粗鄙的乡野俚语,似乎是附近的樵夫或猎户归家。
脚步声在庙外停顿了一下。
“咦?这啥玩意儿?”一个粗嘎的声音响起。
“像是块皮子?谁落这儿的?”
“嘿,还有布!正好老子鞋破了!”
一阵窸窣翻捡的声音。周自省屏住呼吸,握紧了石片,指节发白。
“妈的,就这点?还不够塞牙缝的。”另一个声音抱怨道,似乎踢了踢地上的东西。
“白捡的还嫌馊?快走快走,这破庙邪性得很,天快黑了!”
脚步声骂骂咧咧地远去了。
庙内,周自省缓缓松开了紧握的石片,掌心已被硌出深痕。他没有感到失望,反而有一种冰冷的了然。果然,指望他人发善心,不如指望野狗不吃屎。
然而,就在他准备接受这次失败时,庙外却又传来一阵轻微的、迟疑的脚步声。
一个瘦小的身影,穿着打满补丁的单薄衣衫,在暮色中怯生生地探头。是个半大的孩子,面黄肌瘦,一双大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最终落在那些被樵夫翻捡后散落在地的、较小的皮料和布块上。
孩子飞快地冲过来,抓起那些零碎,塞进怀里,又像是怕极了,转身就要跑。
“等等。”一个沙哑干涩的声音从庙门的阴影里传出。
孩子吓得浑身一僵,猛地回头,脸上血色尽褪。
周自省没有完全现身,只是将一样东西从阴影里抛了出来,“当啷”一声落在那孩子脚前——是那串仅剩的、沾着他血污的铜钱。不多,寥寥几十文。
“这些,”周自省的声音努力平稳,却依旧带着病中的颤抖和高烧带来的某种异样腔调,“换点吃的。任何能吃的。再弄点清水。”
孩子惊疑不定地看着地上的钱,又看看庙门深沉的阴影,似乎害怕有什么陷阱。但腹中的饥饿和铜钱的诱惑最终占了上风。他飞快地抓起钱串,磕巴了一下:“……等…等着!”说完,像受惊的兔子般窜了出去,消失在暮色里。
周自省退回阴影深处,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下来,剧烈咳嗽。交易达成了。用最后的铜钱,换一个渺茫的希望。他甚至不敢确定那孩子会不会回来。
但那冰冷的意念却微微波动了一下,反馈回一种极其冷酷的评估:示弱(阴影中发声)、精准抛出筹码(铜钱)、提出明确需求(食物、水)——此次交涉,效率尚可。
他闭上眼睛,不再去想仁义道德,不再去想周家少爷的身份。他只是紧握着那枚石刃,在越来越浓的黑暗中,等待着下一顿活下去的食粮。
庙外,寒风卷着最后的枯叶,打着旋儿,发出呜咽的声响。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