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的玉兰树
李庆和
人们总爱咏叹四月的玉兰花。那时节,满树的花朵,白的如雪,紫的似霞,在料峭春风中抖擞精神,确是一番好景致。人们总爱在它身旁驻足观赏,啧啧称奇,拍照的拍照,吟诗的吟诗,好不热闹。
四月的玉兰花万紫千红,开得极是张扬。花瓣肥厚,在枝头排挤着,争着向人们展示它的姿色。花未开时,毛茸茸的花苞已经惹人注目;及至开放,更是尽情欢笑,引得蜂围蝶舞。这盛况大约持续半月,花瓣便开始零落,先是边缘泛黄,继而整朵萎顿,终于扑簌扑簌悄然坠地,化作了春泥。
经过一个盛夏,玉兰树郁郁葱葱。叶子由嫩绿转为深绿,质地也坚韧起来,在烈日下泛着油光。树荫渐浓,偶有行人驻足其下,却不再抬头观赏——这时节它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树罢了。蝉在枝叶间嘶鸣,蚂蚁沿着树干上下奔忙,夏雨为树冠洗去了尘埃。
都说花无百日好,但初秋玉兰树依然秀姿。叶片边缘微微泛黄,却更显得精神。它静静地立在小区道旁,不似春日那般喧嚣,也不像盛夏那样沉闷。偶有凉风吹过,叶片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似在与自己低语。树下偶有落叶,它们在风中打几个旋儿,似乎有些不舍。
玉兰树经得起万人仰慕,也耐得住寂寞。它不因观者众而多开一朵花,也不因无人问津而少长一片叶。开花时开花,落叶时落叶,一切循着自然的节律。那些曾经为它惊叹的人,如今匆匆从它身旁走过,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它亦不介意。
人生也像玉兰树一样,既有风光无限,更多的是平凡。少年时争奇斗艳,中年后沉稳内敛。热闹过后,方显本色。人们总记得四月的玉兰,我却偏爱这初秋的一树碧色——它不再取悦谁,只是自由自地存在着生长着,与天地共呼吸。
二0二五年八月二十日于廊坊
作者简介:李庆和,男,山东临沂人,五O后,在兰州从军,参加援老抗美,后转业青海油田工作,现退休定居北京。
编(作)者简介:艾兰,曾用名蓝雪花,本名王凤,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