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黄龙溪古镇别墅酒店门楼上:李勇的《我在黄龙溪古镇等你》剧组牌子,已经开始出现黄色“包浆”(上)
作者:吕云(成都)
又过了十多分钟,王少农发回来信息说,“张记者!我同李勇也是好朋友,我们都住在黄龙溪这个地方。凡是来我这里参观的朋友,我都会安排他们去黄龙溪得舍酒店居住一晚上。”王少农这个解释,张强在随后与李勇的交谈中得到证实。
王少农继续说,“来我的博物馆参观和交流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他们一般都是下午到来。等到我的助理王庆讲解完‘夏布画’制作工艺和流程之后,一般会安排他们去黄龙溪古镇游览,晚上在古镇吃饭,吃完晚饭原则上都会住在黄龙溪比较好的酒店。李总的黄龙溪得舍酒店,就是必选的酒店之一。”
“哦!我知道啦!”原来,李勇在黄龙溪古镇周边的知名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许多。
“李总!你对园林山水,很有研究啊!”看着黄龙溪古镇别墅酒店外上千平米的园林景观“盆景”,张强走进盆景园,他用手指着一塑酷似“黄山迎客松”的盆景说,“李总!这个‘黄山迎客松’盆景是你亲自制作的吗?”
“是的!我是成都最早一批学习苏州园林盆景制作的艺术家之一。十多年前,我还在这里搞过一届‘成都盆景展览会’。当时,吸引到自成都三十多位盆景艺术大师,以及周边德阳、绵阳、泸州、宜宾自贡,还有重庆等市区的盆景爱好者,前来参加!”
“我记得,咱们成都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高云翔也在一天下午同他的夫人一起前来参观。我与他交谈之后,他走进‘盆景展览园’立即看起了最具代表性的‘青城雾雨’盆景。”
高云翔问,“李总!你这个盆景是自己制作的,还是其他朋友的作品呢?”
李勇继续说:我听他这样一问,就知道“糟了”。这家伙看起了我用三年多时间,按照青城山山门和道观制作的微景观植物盆景。
何况,每一个盆景的旁边都挂着盆景的作者和地区,还有手机号码这样一些信息。他拿起“青城雾雨”盆景的介绍卡片对着我说,“李总,你很有艺术细胞嘛!这个盆景,你开一个价格,我要啦!”
“张记者,你是知道的!我们做园林艺术的爱好者,很难制作成功一件盆景,忍痛割爱自己的作品,我认为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但是,碍于情面,也没有办法把我这件‘青城雾雨’盆景,以当时最低的价钱卖给了他。”说到这里,李勇的表情既自豪、又兴奋。
高兴地是,他的作品和辛苦被同是做企业的成都民营企业家们认可。兴奋的是,这次“第一届盆景展览会,交易额达到两千多万元。”
最后,他与成都六位著名盆景艺术大师约定,他们每年轮流在每一个大师的盆景院内,用击鼓传花的形式搞一次“成都盆景展销会。”
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成都盆景协会任命的“成都盆景大师”,已经达到100多位。这样,由李勇发起的“成都盆景展销会”,如果幸运的话,一百年之后才能再次回到李勇的黄龙溪温泉别墅酒店“盆景园”进行展览。
李勇就是一个在成都文旅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无论是成都府南河(锦江)的综合整治,到黄龙溪古镇的整体开发,再到“室内盆景”艺术作品民间展览会的举办……可以看出,在他的脑子里充满各种幻想,还有实现这种幻想的具体路径。
从这一些结果上看,这就是我国的民营企业家们能够审时度势,勇立潮头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李总!《我在黄龙溪古镇等你》这个剧组的牌子,已经有很多年头了吧?”张强看着黄龙溪古镇温泉别墅酒店总台外面,已经慢慢发黄的“白底黑字”塑料牌子,转头看着李勇问。
“是啊!张记者,我想拍一部以‘庐山恋’为背景的网络电视剧。《我在黄龙溪古镇等你》是他的真身。”听到张强的提问,李勇又不断地侃侃而谈起来。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北京一位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汤未明,三年前来到黄龙溪古镇旅游,住在黄龙溪得舍酒店里。开始,他定了两天的房间。然后,去黄龙溪古镇游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