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群刷到个短视频,论说2025年的伏天。大意是今年从入伏至出伏仅30天,较以往40天伏期少了十天。又说今年是母伏,入伏日单数为公,双数为母。2025入伏7月20日农历六月二十六,农历双数,为母伏。公伏凶猛,酷暑难耐,母伏相对温柔,故断言今年夏季比较好过。
看留言哑然失笑,留言者基本一个调调:还没入伏巳 达40度高温,入了伏保不准4 3,45度。这个母伏是母老虎吧。有人调侃,全球变暖,四季乱了套,古人谚语失效,老祖宗那一套不管用了。
说得很实在,刚进七月炎热已露峥嵘。开新能源电动汽车上路战战兢兢,电池续航变短,充电困难,唯恐烈日骄阳下爬窝。网传武汉96万电动车主苦不堪言,炎热下电动车自燃时有发生,故障率大增。这电动汽车冷不行热也不行,还真是奇葩。
只是合肥也是个奇葩的城市。网上列出十个不宜居省会城市,合肥上榜理由为冬天严寒冷的要死,夏季酷暑热的要命。做为合肥人,就冷和热这两项还是认同的。单论热吧,合肥的热是从早到晚没有缝隙。我在上海住过几年,白天虽热晚上却挺凉爽,大概这是离海不远的福利。看看合肥,白天艳阳当头照,能把人烤 出油来。熬到晚上,太阳跑了,可是把温度留下了。合肥的夏日之夜,又闷又热,那浑身汗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着实不爽。
五六十年代的合肥夏天晚上,街道两旁全是出来纳凉消暑的男女老少。条件好的有竹凉床,条件差的只一张草席。男人光膀子大裤衩,女人也是短衫短裤,要不是顾忌风化,恨不得扒个赤条条。当年街道小巷还有水井,不时有人从井中提起冰凉井水泼在地下去热。虽热也挺热闹,左邻右舍个个摇着蒲扇,高谈阔论,家长里短,聊的昏天暗地。建国后各种运动接连不断,也造成普通百姓心有所忌,矢口不触及国事政治,宁可讲讲黄段荤话也不涉及敏感。我思量,“敏感词”这一说道怕是早就出现了。如果能在井下冰上一颗西瓜,捞上剖开切片,红彤彤的瓜瓤惹人心醉,咬上一口,那个凉爽能直达心扉,也算是苦日子下一丝享受。至于2分钱一根的老冰棍和兑着色素的冰汽水则是孩童们的最爱,哭着喊着从父母扁扁的钱包里扣出几枚硬币,开心的不要不要。
印象中1986年那个夏日出奇的热,晚上热的吃不消了只好在阳台上铺张草席,领着三岁多的儿子去阳台上睡。住在七楼可是无风,有个小电扇,吹出的风也是热的。儿子热的哇哇乱哭,逼急了,想了个馊主意,在浴缸里放满凉水,抱着儿子泡在水中避暑。
现在日子好过了不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普及,寻常百姓家装空调也不是难事。热厉害了,打开空调躲在屋里还是很舒爽的。只不过用电高峰期免不了时常断电,一断电对家中老人和幼童可是恶耗,弄不好真能出大事。即使不断电,空调长时间运转,那高额的电费支出也真让人心疼。我有些超前意识,装修时特地在楼顶露台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夏日阳光强烈,每日发电量能达七八十度,故此空调用电毫不在乎,倒是让在酷暑下的度日舒爽许多。帮光伏厂家打个广告,有条件可以考虑安装光伏发电,好处多多,每天发电用不完的还可以返销供电公司,夏天每月有大几百收入还是额外之喜。
夏天炎热看似生活小事,对我等七老八少人士来说可是大意不得。早上打开微信群,大都是高温注意身休,健康要紧的问候语。前几日94岁相声老演员出席某宾馆剪彩仪式,40度高温下坐轮椅亮相,不料下午回家突然去世。要说与高温不无关联,鬼都不信。所以,年纪大了自个注意,多活一个月多一个月退休金,硬核人民币不香吗。大热天少出门少折腾,活着自己好子女更开心,很多本科生硕士生的薪酬怕是还比不上父辈爷辈的退休金。
今年普遍感觉更热,私下以为,恐怕也与心情有关。经济下滑,商铺倒闭关门,物价上涨,工厂订单不足,职工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变化让早已𠄘受高温煎熬的百姓心情更加郁闷,兀显了气侯额外炎热。恐怕热浪一时半刻难以消除,还得早做准备。
佛教有个说法,一切磨难都是老天在渡你。煎熬也是修行,所以吃不饱,穿不暖,热难熬都是在苦修。上天给你多少磨难,就会给你多少福报。可惜我的眼皮薄,不想多大福报,宁愿少些磨难。人生苦短,有条件当及时行乐,否则悔不当初。一听要过苦日子就心慌,苦日子早巳经过够了,真不希望再来一遭。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千年岁月,有些在变,也有的如故。有些深刻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高温下炼钢厂的工人,烈阳下田地赤膊农夫,能煮热鸡蛋柏油路上执勤的交警,顶着火热太阳求职的应届毕业生,芸芸众生,苦海无涯。
热无可惧,咬牙撑住,熬过夏日,金秋在望。当秋风送爽,夏热苦难风吹云散。心灵鸡汤金句:坚持是痛苦的,但结果是甜蜜的。坚持是一种力量,能让你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我很茫然,似乎又想起了磨难与修行。被忽悠了一辈子,真想在往后余生自由自在地活着,活在当下,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景。
我的人生,我的生活,请让我自己做主。挺胸昂首,做回自己。再热,哪怕融化在烈阳下也再所不惜。这就是由热而联想的一点醒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