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韩国怂恿秦国开凿运河
作者:李铁
秦国定都关中地区,因为承载着整个西部少数民族的粮食需求,所以他们一直处于严重的缺粮状态,得到粮食也是秦国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的最主要原动力。
韩国是秦国的邻居,距离秦国最近。韩国都城是现今河南的新郑。从关中出函谷关,就是韩国,秦国伸手就能打到。
除了粮食,韩国也有特别丰富的铁矿资源。凭借丰富的铁矿资源,韩国能够生产大量的兵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他们生产的弓弩射程可达800米以上,“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威力惊人,敌军即便是装备了重甲,也难以抵挡。此外,韩国生产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有“陆断牛马,水截鹄雁” 之称。
秦国早就看韩国不顺眼了,垂涎韩国资源也不是一两代,甚至几代秦王的国策都针对韩国。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官员就认为,灭亡韩国是成就霸业的基础,占据了韩国,地理上就连接了楚国、魏国,可以下兵三川(古郡名,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市以东的伊、洛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并且可以挟天子以令于天下,没人敢不听。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将韩、魏两国定为扩张的重点,而对赵国、楚国采取拉拢和打压并举的策略。
嬴政在规划灭亡六国的时,丞相李斯认为韩国是天下的咽喉;魏国好比天下的胸腹。控制韩、魏,才能夺取天下。他提出“先取韩以恐他国”,目的是灭掉韩国,瓦解各国的心理。
虽然韩国本来就是秦国首要的觊觎目标,但他们非常腐败,多次决策失误。在伊阙之战时,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韩国精锐损失殆尽。
尽管如此,韩国并没有认清自己。只要秦国在六国跟前吃了瘪,韩国总要跟着咬一口。
邯郸之战时,秦军伤亡20万人,赵、魏、楚联军追击秦军,韩国眼看有利可图,不顾自身危局,也参与攻秦,借机捞了不少暂时的好处。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楚国领导组织五国合纵攻秦,韩国又参与其中,结果在函谷关被秦军击败。
随着秦国逐步强大,韩国逐渐成为秦国的首要目标。被视为可以拿捏的“软柿子”,成为最易攻占的对象。面对秦国的压力,为了自保,韩国也不得不多次割让土地给秦国。
在非常危险的局面下,韩国为了自保,想出了一条决定“疲秦之计”,派水利专家郑国去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