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下的生命通道
秦 超
我们的小区是万科的高档社区,林立的高楼间,唯有东南角静卧着几栋六层小楼,其独特处在于楼道大厅里并陈着电梯与楼梯。景观房的设计,让二楼半的转角处开着一扇小小的气窗,用于通风换光。那窗推开不足一尺,狭窄得连最伶俐的孩童也难穿越。
窗外,竟藏着一个不引人注目的露天平台。它被两米高的水泥墙森严围拢,唯有这扇悬在楼道墙壁上的气窗,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孔道。窗台距平台地面足有两米之遥,又因终年偏居北隅,阳光吝啬于光顾,整个平台便浸在一种挥之不去的冰冷与坚硬里。
居民们上下楼,电梯是首选,偶有步履匆匆者穿行楼梯,也极少有人会朝这扇窗外投去一瞥。平台,便如同被遗忘的孤岛,在楼宇的阴影里无声地存在着。谁曾想,这逼仄的窗与隔绝的平台,竟成了流浪生灵——一只狸花猫及其幼崽们生死攸关的生命通道。发现它们的,是我的小孙女和她的父亲。
今夏酷热多雨。暑假里的一个周末午后,孙女和她的父亲刚出电梯,便捕捉到楼梯间里细弱的猫叫,断断续续,此起彼伏。孩子的好奇心被点燃,拉着父亲循声而下,直至二楼半转角。那微弱的叫声,清晰地来自气窗之外。孩子踮起脚尖,透过那扇无法完全敞开的窄缝向外张望——平台之上,竟蜷着四只小猫:一狸灰,一玄黑,两团鹅黄。发觉人声,小猫们陡然禁声,“嗖”地四散隐去,想必是猫妈妈用伤痛换来的警醒,早已刻入它们本能。
当晚,孩子将奇遇告诉了妈妈。孩子的母亲没有半分迟疑,立即下单购置猫粮。翌日,母女俩便带着食物,去慰藉那几只瘦骨嶙峋的小生命。自此,喂养这窗外的流浪家族,成了我们全家心照不宣的使命,风雨无阻。
日复一日的投喂中,我们终于见到了那只猫妈妈。它是一只瘦小的狸花猫,右眼似乎受过重创,总是痛苦地眯成一道缝,仅凭一只完好的左眼警惕地审视世界。对人的戒备深入骨髓,显见饱经风霜。它每日便从这狭窄的气窗灵巧地跃入跃出,早出晚归,独自在危机四伏的外界觅食果腹。夜深人静,它才悄然归来,在冰冷的平台上哺育它的孩子。小猫日渐长大,露天风雨的侵蚀与母猫日渐枯竭的奶水,让四个小家伙虽已近两月龄,却依然孱弱不堪。
投喂日久,小猫们渐渐识得我们的脚步声与话语声。只要听见动静,便会跌跌撞撞奔至窗下,仰起小脸,朝着缝隙发出细弱而急切的“喵喵”声,诉说着无边的饥饿。那独眼的猫妈妈,竟也通晓人意,感知到我们无言的善意。它不再仓皇躲避,只是安静地踞坐在平台一角,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我们投下的食物,看着它的孩子们狼吞虎咽。无论我们投下多少猫粮或鱼汤拌饭,从未见它为自己抢食一口。所有的养分,都流向了它的孩子。
近日,孩子的父母趁暑假带她出游。临行前,小孙女千叮万嘱,切莫忘记她的猫咪朋友。我们郑重承诺,将投喂视为每日必行的功课。每每隔窗望见那些被困在“孤岛”上、无力挣脱的小小身影,心头便涌起阵阵钝痛。
屋漏偏逢连夜雨。平台毫无遮蔽,偏偏又遭逢数日滂沱大雨,间或电闪雷鸣。哗啦啦的雨声如同重锤,一下下敲打着我们的心,揪心之感如影随形。雨水会泡化猫粮,我们只能焦急等待雨势稍歇。就在那个周一(8月11日)下午,趁着雨丝渐疏,我们匆匆赶到窗边。眼前的景象瞬间刺痛了我的双眼:几只湿透的小猫瑟瑟发抖地挤在母亲身边。那只瘦骨嶙峋的独眼狸花猫,蜷缩在冰冷的墙角,毛发湿漉漉地紧贴嶙峋骨架。听到动静,小猫们颤巍巍地向窗口挪来,连日的大雨耗尽了它们奔跑的气力,湿透的绒毛紧贴身体,更显羸弱不堪。老猫却纹丝未动。它那只仅存的、浑浊的左眼里,蓄满了晶莹的水珠,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抑或是心酸与苦难的混合。我连声呼唤它,它终于虚弱地回应了一声,那低哑的呜咽仿佛在倾诉着它全部的疲惫、苦难与无能为力。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视线,一个念头在心底变得无比清晰:等小猫再长大些,定要设法将它们从这牢狱般的平台中解救出来!
连日的暴雨终于停歇。阳光普照,却依旧吝啬于光顾那个角落。风带走了小猫们身上的湿气,却无法拂去老猫身上的沧桑。它那身曾经或许光亮的毛发,早已失去光泽,板结成一绺绺,沾满泥浆污垢。最令人心碎的,是它的眼睛。那只左眼浑浊黯淡,却透着一股磐石般的坚定。另一只眼眶深深凹陷,已然失明。不难想象,在它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命里,曾吞咽下多少苦难,才挣扎着活到今日,并成为一位母亲。
隔着冰冷的铁窗栏杆,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它沉重的疲惫、刻骨的警惕,以及那份深不见底的母爱。它一定知道这并非安全之所,一定也渴望一个干燥温暖的窝巢。然而它别无选择。每日,仅凭那只残存的视力,它在狭窄的窗台、冰冷的高墙之间,艰难地攀越、纵跃,只为给孩子们寻回一口延续生命的食粮,再回到这风雨飘摇的“家”,守护它们最后的方寸之地。
我们曾试图递进雨伞,狂风瞬间将其卷走;我们幻想搭建遮棚,却被这扇无法逾越的窗阻隔;我们渴望将小猫一只只抱出,那窗棂与围墙却如天堑,将我们所有的善意拒之门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这位独眼的母亲,用它残破的身躯,在风雨飘摇中,为孩子们竭力撑起一片摇摇欲坠的天空。这种无能为力的窒息感,远比窗外的暴雨更令人绝望。
母爱,这世间至伟至纯的情感,它超越物种的藩篱,无关力量的强弱,是镌刻在每一个母亲血脉深处的本能。而我们,作为人类,作为这星球上更为强大的存在,更应以慈悲与善意为舟,去守护这些同样在奋力生活、同样深沉爱着幼小生命的生灵。
愿我们都能化作一把伞,哪怕只为它们遮挡片刻的风雨;愿我们的城市,多一分温暖的包容,少一分冰冷的漠然,让每一个为生命而挣扎、为挚爱而坚持的灵魂,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2025年8月15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