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修复版在国内第一次完整播映
2025年“重走《苦干》之路”公益主题活动在渝启动
一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2025年8月19日,“重走《苦干》之路”公益主题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功正式启动。活动聚焦美国奥斯卡获奖纪录片《苦干》回归中国十年、中国历史文博学界创新创造“《苦干》中国传奇”这一主题,通过观看《苦干》修复版,重走《苦干》艰辛之路,重温抗战烽火岁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历史研究与文物活化利用。这是《苦干》修复版继在美国奥斯卡博物馆首映以来,在国内的第一次放映。中国博物馆协会专程发来贺信,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是“重庆历史和文博学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你们的光荣与自豪,也是我们整个文博界值得庆贺的大事和好事。”
本次活动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重庆市博物馆协会承办,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协办。重庆市部分历史研究教学机构、文博单位、相关单位代表及媒体200余人参加。
重庆市政协常委、文史与学习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程武彦主持活动启动仪式并介绍活动主旨与嘉宾。
二
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引进和研究《苦干》团队首席专家周勇教授作主题演讲。他详细回顾了《苦干》这部“见证中国大后方抗战历史的电影珍贵文物”从引进到研究,进而回到美国奥斯卡放映的传奇历程。
周勇教授指出,美国电影纪录片《苦干》是一件见证中国大后方抗战历史的电影珍贵文物,是80多年来中美民间合作的典范案例,其拍摄、上映、获奖,尤其是重回中国后的创新创造,堪称传奇。
影片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策划、美国人雷伊·斯科特于1939--1940年间深入战时中国西部地区拍摄,尤其是以震撼镜头真实记录了1940年8月19-20日,侵华日军对战时首都重庆的无差别大轰炸,与山城军民不屈不挠、愈炸愈强的重庆精神,影片真实地记录了战时重庆独特的城市岁月和人文景观,是国际视角下记录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的珍贵史料。1942年获得奥斯卡电影奖(纪录片奖)。后来遗失。
他指出,85年前的今天,是《苦干》美国记者斯科特在重庆记录日本飞机轰炸重庆的日子。85年后的今天,我们放映《苦干》,意义重大。这是向伟大抗战历史的致敬,也是向创造《苦干》传达的中国和美国朋友致敬。
2014年,周勇从多方面发现了《苦干》的原始素材及其巨大价值,历尽艰辛将其引进回归中国。十年中,以周勇为代表的重庆团队历经十年持续研究与活化利用,取得了包括还原《苦干》电影原貌、撰写学术著作论文、拍摄电视纪录片、拍摄动画电影《火凤重天》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果。今年又联合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完成的《苦干》影像的修复,使这部尘封的奥斯卡影片焕发新生。今年6月,重庆市有关方面将《苦干》修复版带到美国奥斯卡博物馆成功放映及沙龙分享,受到美国各界欢迎,被称为“中国电影文物研究和活化利用的典范之作”。研究团队的代表、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年轻学者刘婧雨,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总经理汤健萍参加了在奥斯卡博物馆的放映和沙龙分享,受到美国学界、业界的高度评价。
周勇还披露,重庆史研究会和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共同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苦干>归来》也已经制作完毕,将于近期在中央媒体播出。
周勇指出,因此,十年来中国团队创造的“《苦干》中国传奇”,也是中国与美国民间合作的结果,但更凝聚着中国人的创新创造,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重庆历史、文博学界的光荣和自豪。他衷心感谢所有参与创新创造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
周勇将研究团队搜集到的部分《苦干》素材捐赠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白九江接受捐赠,他感谢重庆史研究会和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慷慨捐赠,表示此番捐赠,有助于让历史研究团队和文博研究团队共同努力,协同开展《苦干》有文物研究、展陈、传播、文创,续写“《苦干》中国传奇”。
三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雷学刚宣读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的贺信。贺信充分肯定了重庆团队十年来的努力与成果,指出《苦干》的发掘、研究和活化“创造出学术著作、纪录片、动画片、新闻作品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作品”,“让《苦干》在中国和世界发扬光大,成为美国电影《苦干》的中国传奇”,并强调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的支持和肯定。贺信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公众实地感受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扩大重庆历史研究和文物活化利用、成果转化的效益与影响”,以及“真正让历史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和促进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贺信还指出,播放电影、开展座谈、传播推广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美民间友谊、文化交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与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并希望活动能“充分发挥史料与研究优势,利用总分馆和西南博物馆联盟平台,以重庆为重点辐射西南,为西南地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借鉴价值的中美文化传播交流的有益做法和经验”。
四
捐赠仪式后,全体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85分钟的高清修复版《苦干》影片。
观影结束后,在三峡博物馆605会议室举行了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影片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展开深入研讨,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研究《苦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重走《苦干》之路活动以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珍贵纪录片为抓手,通过研究、修复、捐赠、观影、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深化了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推动了学术成果向公共文化资源的转化,生动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更成为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本次活动必将“大放异彩并取得圆满成功”。活动中形成的共识与成果,将为后续面向公众的展览、教育、研究和更广泛的文化传播提供宝贵资源与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