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先生诗词赋作品欣赏
五绝•返乡
蜀归千里路,山环复晚霞。
云雾飞流处,即是故人家。
庭院春光数日同,莺歌几处戏长空。
悲风凌冽无穷夜,才见枝头一抹红。
七绝•赛龙舟
五月奔流龙勇进,罗衣两岸欲相亲。
无心楚水离骚曲,争做舟头摆渡人。
七绝•端午懒作
闲来捡字列成词,垂柳舟头苦作诗。
一曲离骚终逝水,懒将赋笔话新辞。
七律•青山湖行记
青山不及湖中色,佳木逡循映客行。
大道接幽亭径顾,飞流垂幕壁帘生。
寒鸦戏带波轻褶,细雨绵伸雾即横。
有意荧屏镶入画,春来复把酒歌呈。
七律•我欲青山归白发
我欲青山归白发,庙堂香祭世如耕。
虚空有尽琴悬月,行愿无穷瓦作城。
觅佛莲台悲俗事,同僧禅院颂浮生。
青山感悟菩提色,白发长留十指平。
七律•安居古城行记
欣闻古邑添新色,十里书香并此城。
细雨流岚萦两鬓,雕梁碧瓦数重睛。
门庭行罢皆文墨,青石归来未俗名。
是与君心相对称,一心在侧一心倾。
七律•比诗黄鹤楼
黄鹤复来人已去,岁寒难续此诗情。
烟波江上云天阔,碧影楼中日月明。
欲把蛇山空望尽,还将两岸赋华英。
常言崔颢怀乡景,何不寻词入我名?
七律•江湖犹记
一席凡尘两袖轻,山河万里足间行。
朝观异事飞帘墨,暮上层楼酌酒名。
流水非同梳雪下,落花可笑傲梅生?
三餐果腹奔波处,遥想当年论世英。
七律•鱼趣
岁暮凭添一诡趣,闲来月下弄银钩。
常闻犬吠情深处,不待鸡鸣梦自流。
天色微开驰骥路,池烟乍起立湖头。
抛出半日忧烦事,坐等浮波论将侯。
七律•春归
林暖可知春已到,篱园溪径尽芳菲。
鸡鸣晓雾催人早,牛垦黄昏伴鸟归。
月下桑田珠欲落,锄回墙院影轻微。
孩童不负韶华梦,也坐青帘对墨挥。
七律•又清明
寻芳不识穷林路,多少新坟唤旧人。
绿径行来溪最胜,飞花落入影归尘。
青丝尤见衣宽瘦,粉面难遮泪满巾。
只是江山无限好,谁堪烂醉负莺春!
七律•年关
寒冬总比熙春早,落木萧萧不复还。
狂把千金归故里,可怜两担步维艰。
笑来裹腹争朝暮,恨罢门庭对拙颜。
无奈江河风欲下,此番止境是人间。
七律•山城初寒
寒露初来江水阔,山城凝雾始茫然。
晨钟不醒别离事,暮鼓难分旦日弦。
怀佑家和兴国策,身居疫线比情坚。
他乡埋骨终黄土,何顾人前笑少年。
满江红•点墨而书
泣泪从心,悲疫处、门庭静穆。书点墨、淡然失色,光阴难复。相看飞檐无巢燕,何时井陌成新屋。个中事、附枕上忧思,皆迷目。
他乡月,离人宿。儿女路,今朝蓄。竖征帆航启,江城夜逐。尽待春风还两岸,碧波倩影归和睦。世如新、草木共催生,山川筑。
满江红•冬月稀疏
冬月稀疏,寒风瑟、山城静穆。观绮户、楼栏色淡,长空低目。三载归途无处觅,孤心寄望周而复。愤如初、唯有雁来时,家书读。
横桥卧,江水逐。层峦起,烟云覆。此嘉陵两岸,霓虹难宿。立志誓还挥利剑,终将疫病皆屠戮。动侠肝、泼墨为新程,添诗轴。
悬空寺赋
(以蜃楼凝海,鸟道没云为韵)
翠屏悬空,霞光牵引。岩石暗托,鸡犬声尽。载危崖之孤峭,临渊谷之雄紧。及如倚恒山,背金龙,合三教,秉严镇。附霄汉之奇魅,达广漠之海蜃。木质为架,撑起祥云之苍;横梁为基,紧锁流岚之彩。梁柱成体,廊栏相连,曲折迂回,虚实共待。计青史之由来,承力学之昭在。巍巍兮庙门,浩浩兮禅海。
盖以千年北魏,始建庙楼。述智慧于建筑,著古朴而芳流。眺之玲珑,镶浮雕于万仞;观之宏壮,势凌空于峦丘。层叠错落,突兀玄幽。若是攀悬梯,渡飞栈,延屋脊,步廊层。身置九天宫阙,犹如腾云梦升。高低各异,远近震凝。及至峡水长流,渔舟待跃;青天一线,飞鸿欲登。岁月划而不褪,实乃文化之图腾也。
仿若多元之宗教,内涵纷呈;历史之彼伏,格局幻杳。殿遗金代之石碑,文赋三教之仪表。封白云,绝飞鸟。及缘及因,时僧时道。瞻圣容于度外,览宫殿乎滂浩。遂而佛光普照,欲度众生之心;禅缘尽修,指点仕途之恼。集墨客之丹青,汇羁旅之腹稿。太白且以壮观,霞客尚与天造。非神工而不崛,如一世之瑰宝。
于是梵音鸣,紫烟越。寺庙巍峨,宾客显没。禅堂静穆,皆是修行之身;佛像端庄,往来朝拜之阀。抒红尘之慧言,既山间之明月。幽幽兮梵宇,飘飘兮烟云。呈递文化之奇异,素描古刹之弘文。恢张韵度,异彩纷纭。而其建寺之初衷,何以为启;立庙之寓意,不乏其闻。此后来者之寻觅,或史迹之耕耘也。
(平水韵)
乾陵赋
梁山丽乡,蜂蝶共舞;乾陵圣墓,凤鸾同亭。此佳境之情于物,亦天子之情于铭。及身归净土,志聚煌荣。于朝代之笔录,于市井之传馨。穴循乾象,地近青冥。梁分日月,脉通三星。故而锥峰宿栖,傍俊秀而卓立;玉树环带,呈锦霞之构形。启光宅以塑建,得神龙而复庭。周八十里,筑京师形。聚一壤之风气,盘二水之空灵。达琼崖之瑰异,载森木之郁青。峰峦朝拜,紫烟临屏。而帝后合墓,谁忆韵事之曾经?
乃忆高宗业承,少年情愫。武后芳华,思及朝暮。感业迎待,封赏由爱而衷;宫廷怜惜,相敬如宾而喻。无身份之轻忽,唯夫妻之礼遇。佳偶虽成,世俗如故。径辟维新,心力庇护。驳权贵之倡言,辩民间之俗句。乃至辅帝位,伴左右而思;达仁贤,期上下而顾。主朝政,治国安,礼群臣,习权术。承袭盛世,建立武周,继历史之正统,谓女皇之制度。后而入典为册,人寿有终;流世佳传,陵墓寄谕。身老终归,互为闲趣。继有合葬之异殊,独显时代之禀赋。
盖其丝绸古路,盛唐遗风。皇陵桂冠,文化庞鸿。载建筑之富丽,合山峦之清雄。仿长安而营造,分三城以贯通。内制四门,下延地宫。殿房交错,廊楼径同。前宝帐,中梓宫,后石床,侧器戎。更乃群臣为伴,相对月露风霜;文物作陪,以共朝代丰功。棺木七星,上置六玉,墓室物阜,内含鸿蒙。即喜好之珍品,亦史籍之尊崇。于是德碑丹书,以开帝王先河之墓;武功文治,而渲史册伟业之穹。陵园矗立,司马西东。雕工精秀,巍峨昌隆。或蕃像栩栩,或石马丛丛。此皇城之缩影,宫廷之冲融。非相术能取,非利器能攻。于是贵为文物,记要史洪。
夫其择方士之博渊,行阴阳之殊类。巍巍之地,必有凤鸟来朝;煌煌之陵,当入二圣墓志。乳峰在侧,对峙天成,清泉不息,美人安睡。继千年之文风,述唐圣之睿智。共《史记》而类分,与羁旅之奇异。嗟乎!依陵而艺,牡丹归来;寻史而名,丝路长置。循序四季,汇聚天地之荣光;相邀陵园,给予历史之寓意。同山而常青,与水以兴寄。乃继乾陵之功勋,而书奉天之轶事。
(平水韵)
东楼赋
长江目极,星汉东生。琼楼秀举,史迹云耕。七星道丽而南紧,蜀南遥阔而北呈。霓虹巷街,自岷江以达古镇;青崖山涧,接老君而临酒城。瑶台月落,飞檐雀鸣。红砖凤砌,碧瓦龙迎。雕梁附盛唐之彩,丹楹续朝代之名。少陵赋之绝句,哪吒传其峥嵘。匠心独具,政绩兴荣。于是净碧林归,巧构戎州之宏丽;浮波翠点,喜映滨江之秀英。
斯乃汗青蕴蓄,文脉流芳。述民族之兴盛,展人杰之丽乡。历史革更,于唐启而春燎;时代禀赋,迁城东以园彰。塑古邑之底蕴,赋城市之荣光。掘胜迹而昭示,表人文以弘扬。悠悠酒都,酿尔醇香轶事;煌煌竹海,编之古今沧桑。继而承福基,续伟业,沿地势,书华章。临霄汉而形奇魅,拓三江以筑画廊。营构于思,公园秀集;陈列在侧,曲水流觞。眺青虹而鸟跃,起崇峻而帆航。
遂观浮云画入,流岚幻羽。苍穹一线,同仙旅之杯觥;宏态八层,恰青峦而云舞。焕新颜以遐思,举民声而文谱。虎势凌空,耽姿叠府。雄健躯挺,绚烂魅妩。群山渺渺,期上下而拥;芳草萋萋,盼左右而聚。积墨客之丹青,循四季之纹缕。巍峨屏前,端庄玉宇。此鬼斧之琢雕,亦神工之陪辅。遂扶栏直上,环顾玄幽;登台凭观,幻梦顺矩。步野老之踪迹,闻笛声悠;忆举安之唇香,品味怀古。
故携春酒而畅怀,伴佳人以瞭望。枕繁星而歌奇,傍轩户以酬唱。目对欣荣,指点思量。赏金秋之碧澄,叹七洞之遐旷。李庄遥览,殊知英雄孑然;夕佳探询,方识古遗盛况。香茗三千于焚道,文物留存;竹波万里之非遗,雕饰硕匠。六渡八帮,杯酒怀壮。嗟乎!唯形胜而登临,得瑞景以崇尚。归园林之碧芳,与楼阁而环向。心悦于民,业兴于将。承精魂于先烈,呼其惠风;增鸿志于锦城,和之佳创。乃复新径以征途,达后来之屏障也。
(平水韵)
作者简介:
刘江,四川平昌人,现居重庆渝北,字墨林,笔名江林子,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楹联学会理事、重庆市诗词学会辞赋专委会副主任、《重庆楹联》杂志编辑、围炉诗社社员。
2012年获"鄱阳湖"文学艺术奖,2015年获《寿光赋》全国征文一等奖、重庆东温泉诗词歌赋征文三等奖,2018年获汾酒杯山西赋"赋文学大赛全球征文二等奖,2021年获宜宾《东楼赋》全国征文大赛 入围奖(无等级)等数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