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 室 诗 草
文/李 佳 桂
序 言
舜耕山下,淮水之滨,余拥斗室一间。斗室者,陋室、小筑之谓也。虽处广厦群峰之中,南可眺舜山之倩影,近可闻淮河之涛声,又美其名曰:淮河新城公舘,实则两梯十二户之公寓而已!余十年前曾蜗居此数载,日伴学子忙营生,夜翻故纸守青灯,虽然清苦无奈,但常以先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勉,倒也安之若素,乐在其中,尚于夜深人静,观星揽月时,借得律诗之壳,留下斗室“打油诗”十数之多。
近得宽余,回斗室小住,于积尘中翻捡出记忆犹新的诗稿,放飞思绪,细细品读着往事。此刻,我静坐在似乎有当年余温的斗室一隅,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香烟。高窗外,两株已是树冠如云的金桂浓香如故;楼道间,不时传来狗儿三五声的欢叫,却已明显有了新生代的音调。轻轻翻阅这些当年草草码下的文字,如品陈年老酒,似有一丝丝苦涩,又有着不可名状的甘甜。无意间,挠下了几根在灯光下闪着银光的白发,散落在仿佛已经枯萎的诗行,竟又奇幻般地仿佛在一片焦土地上开放出点点白花来。凝视良久,不禁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这组由当年的生活催生的“玩艺儿”,虽文无华采,格不入律,却是一段心路,一缕情思,于困顿岁月录下的生活点滴。敝帚自珍,不忍弃之如敝履,故乘与文朋诗友雅集之兴,略加整理,附庸风雅,统一冠名曰《斗室诗草》,愿与诸君共享。
(2024年10月17日夜记于斗室之南窗)
斗室诗草 之一
高楼喜接一轮月,
斗室富藏万卷诗。
墨香胜作脂粉嗅,
兰菊常开未见迟。
音绝繁华小世界,
思联洪荒弄古瓷。
席冷不曾怨佳人,
品茗论道自有时。
斗室诗草 之二
曾居草堂履黄泥,
今登高楼借云梯。
推窗唯恐碰月落,
卧榻乱数寒星稀。
坐拥书城思前贤,
伏案画桌心生翼。
冷酒无助暖斗室,
香茶有情漾春意。
斗室诗草 之三
新城淮河楼似海,
斗室别号乐乎斋。
友来朋往无白丁,
柜小壁广有文采。
浊酒三温待骚客,
飞毫千钧展雄才。
蜗居全仗佛泽润,
灶冷褥寒亦快哉!
斗室诗草 之四
曾经妄展大学情,
老来斗室绘晚景。
日伺学子弄小店,
夜捧诗书伴星星。
斯文岂忍付夕阳,
雅兴从未沉市井。
香茗常备期来客,
冷壁久眠梦画影。
斗室诗草 之五
历经沧桑苦用心,
过甲斗室叹浮云。
云间似有水湍急,
云间千山皆险峻。
一朝晚霞漫天飞,
山光水色俱无影。
鸿爪何须恋雪泥,
佛经足可慰魂灵。
斗室诗草 之六
谬夸儒士自难当,
心存点墨未敢忘。
斗室蜗居耕心田,
诗书乱翻到天亮。
粗茶淡饭念友情,
体胖心宽现佛相。
残年尚余一腔血,
付与笔端灿夕阳!
斗室诗草 之七
斗室无端成病房,
生死一线两茫茫。
友朋强笑频劝慰,
亲人无言结愁腸。
铁甲长枪霸世界,
肉体百斤任消长。
天下何日熄烽火,
狼烟化作佛前香!
斗室诗草 之八
窗含孤月角鼓沉,
风摇落叶化悲声。
斗室归来泪两行,
席间奈何少一人?
举觞长叹陈年事,
落箸尤存兄弟心。
今夜谱成念旧曲,
明朝雅舍谁共吟?
斗室诗草 之九
酒场频开群英会,
金樽常映老年狂。
同好捷足竞牌技,
徐娘晚来展浓妆。
面赤总为三观异,
耳顺能保一世康。
月沉西天呼再见,
情随斗室入梦乡。
斗室诗草 之十
绝尘高楼一盆兰,
移情深谷十年伴。
香溢斗室馨送佛,
叶舞几案意写弹。
空巢幸得君王顾,
夜读诗书影不单。
为愁荣枯魂归去,
更深披衣掌灯看。
斗室诗草 之十一
今夜楼边月,
斗室依窗看。
遥怜美娘子,
未解浮名难,
花无百日红,
何处不老山?
空慕天宫好,
安知琼宇寒!

李佳桂,号“榆木”,1951年生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一央企从事管理工作至退休。现居合肥市。有多种企业管理著作和论文出版和发表。业余创作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散见报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