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流淌的乡邦
——献给三伏潭
作者:彭云舫
你,我人生的胎盘,
诗人笔下奔走的意象。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东携武汉,西依荆州古城,
南滨排湖,北枕滔滔汉江。
历史悠久,钟天地之毓秀;
源远流长,蕴山水之华英。
遥远的曾经,
是“龙凤呈祥”的注脚。
楚王游猎的往事,
犹为清波传诵;
汉王策马的气慨,
仍被绿水吟唱。
彭光全武功过人,
行侠仗义垂青史;
刘经南妙手回春,
悬壶济世传佳话;
王正祥饱读诸子经典,
荣鹰沔阳童试案首;
胡图先生经纶满腹,
教书育人树经国栋梁。
放眼今朝,
舒展群星璀璨的卷轴。
毛颖与希文共血脉,
伟略荣勋在庙堂。
刘仁斌赓续岳飞的基因,
一身孤勇护山河无恙。
邓友谱妙手神工,
麦秆画将乡愁熨烫,
剪裁眷恋,织梦丹青。
李启瑞梦笔生花,
挥毫泼墨惊风雨,
落笔成章泣鬼神。
阿毛风骚驰名,
新鲜奇崛,富蕴哲思;
素净藏厚重,冷冽而温暖。
陈晓棠绛帐启智,
铄古开新,桃李成蹊。
罗正荣学贯中西,
烟霞浮白首,庠序种芳洲。
郑李辉奥运夺冠,
荣光灿烂,芳誉远扬。
通顺河,母亲河,
一幅清新隽永的水墨画。
满腔挚爱的乳汁,
滋润广袤的田畴,
孕育着无尽的遐想。
两岸垂柳裙罗舞,
一行白鹭水中翱。
古韵回廊曲径,
飞檐翘角托流云。
一座座雅亭,
是时光温柔的驿站。
风铃摇碎檐角雨,
琉璃瓦栖息昨日的彩霞。
茶烟熏旧栅栏,
棋盘尚留未尽的残局。
虹桥流水人家,
绿水红楼画廊。
游鱼半掩鉴花明,
蝉鸣蛙鼓歌星辰。
碧波涤尘襟,
濯濯粼粼惬素心。
舟行碧波,人游画中,
想象的翅膀不禁恣意遨翔。
镇文化广场,
现代版的桃花源。
疏林绘妙染,
馨香花意醉枝梢。
修竹生春韵,
抚节长存终古绿。
芙蓉出水盈笑靥,
绿伞成趣送清凉。
悠悠耆老举渔杆,
钓了锦鳞,钓夕阳。
小桥流水,亦真亦幻,
假山喷泉,相得溢彰。
雅致亭阁错落有致,
精巧石椅随意散布。
红衣少女抚瑶琴,
一曲一首阳春白雪,
一弦一柱年华流淌。
皮相登台惟妙惟肖炎凉世态,
影屏做戏亦庄亦谐冷暖人情。
生旦净末丑,
几多角色演出人间风雅事;
唐宋元明清,
数代传人道来尘世苦衷肠。
水乡栗林嘴,
从楚文化厚重的底蕴里,
吸取自然与人文的养分,
开枝散叶,诗意绽放。
君看改道河,
圣洁如处子。
双飞白鹤携云舞,
独洒绿荫载水流。
花木倒影岸边画,
曲径凌波水上楼。
休闲广场,
楚汉交兵斗智谋争胜负,
黑红对阵校韬略定雌雄。
分化阴阳五德融,
协调起舞自然中。
田舍炊烟袅袅,
月华静静地守望荷塘。
田成方,渠成网,
美好的希望写在田野上。
一双双泥脚,
踏出金秋的画卷。
莲房垂金盏,锦鳞跃渔船;
虾稻两相怜,琴瑟和鸣铸炜煌。
夏市阳光玫瑰园,
绿云玄玉影参差。
一串串骊珠,
青衣紫裳,略施粉黛,
诉说着季节的骄傲与自豪。
满怀甜蜜的心事,
等待着剪彩的高光时刻。
草莓园地——
难掩羞红生艳丽,
偏摇浅醉动纯真。
那诱人的色彩,
是阳光吻过的印痕。
那天赐的温馨,
给予舌尖甜蜜的慰藉。
哈密瓜园圃,
别有一番风致。
远观似碧玉镶金,
近看如天然雕琢的图腾。
果肉宛如朝霞浸染,
汁水恰似琥珀凝露。
西域奇珍出玉门,
流淌着千年时光的甘甜。
孙潭如琼浆,
蒹葭依依绿岸斜。
锦鳞欢翔瑶镜微皱,
琪花蝶舞意未央。
罗潭深似渊,
一汪碧水藏幽梦。
红霞落雁碧玉沉鱼,
候鸟翩翩衔开画卷。
毓秀留潭,
烟树重重蝉声翠。
风卷荷裙,翻锦浪;
露凝脂粉,染红妆。
仙桃西站,
见证历史,矗立丰碑。
遥看银影穿梭处,
疑是星槎落碧空。
长龙呼啸山川动,
铁轨绵延景物更。
电掣风驰追日月,
云涌霞蔚贯东西。
快意解羁愁,
写满相聚与别离的记忆。
固然桃源风光好,
不及乡井韵味长。
流淌的诗意串起美好的曾经,
行走的风景,将拥抱更加灿烂的希望。
【作者简介】
彭云舫,笔名野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仙桃日报特约记者、春华杂志副总编。热爱文学,把文学当作精神管道,宣泄情怀,描绘人生,用生命的激情锻造篇章,著述颇丰。作品散见于《中国文学》《作家报》《戏剧之家》《星星》《绿风》《心潮诗词》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