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
文/李广昌
在南雄钟鼓岩的岭南百草养生堂,一株株“牛大力”引人驻足遐想。忆及十数年前药房生涯,曾遇一衣着朴素的老人,手持治疗腰肌劳损的民间处方,其中“牛大力”一味,令我遍寻药柜、翻检《中药大辞典》亦无所获。后经多本草药典籍查证,方知此乃两广、海南等地习用之品。
牛大力属豆科,为攀援灌木,可高达两米。其根长条状,粗者逾五厘米,外皮灰黄,粉质易折,味甘甜。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七至十七片,形似长圆或卵状披针,叶背常覆细毛。嫩枝披银灰软毫。花期七至十月,白花点点,腋生而绽。花后果成,荚果长圆扁平,线形带喙,被毛,果瓣木质,熟则开裂。
牛大力别名繁多,各藏意趣:山莲藕、大力薯、美丽崖豆藤、猪脚笠、倒吊金钟、扮山虎、九龙串珠……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掌故。最令人回味者,莫过于一则将军赐名的传说:
相传南北朝时,岭南一将军率部平叛,于今阳江阳东之地鏖战数日,胜负难分。日久粮匮,士卒觅野菜充饥,误将一种植物之根作粉葛煮汤。食罢次日,众将士竟精神抖擞,气力倍增。将军询知此物非凡,遂赐名“牛大力”,命全军以此汤为饮。终得士气大振,一举克敌。自此,“牛大力”之名渐传两广、海南,成为民间煲汤浸酒之常物。
其药用首载于《岭南采药录》,常见于山谷、溪边、灌丛疏林之间。药用其根,味甘性平,功擅补肺滋肾、舒筋活络。主用于肺虚咳嗽、咳血、慢支、肾虚腰膝酸痛、遗精、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慢性肝炎等症。
民间应用,尤重其补虚之效:
肺热、肺虚咳嗽,产后体弱,四肢乏力,溃疡痈疮:牛大力适量煎服;体虚者则与猪骨同煎。
胸膜炎:配一见喜煎服。
慢性肝炎:伍十大功劳、甘草煎服。
体虚白带:合杜仲藤、千斤拔、五指毛桃、大血藤,炖猪脚,饮汤食肉。
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加猪骨炖服。
现代研究揭示其根含黄酮、生物碱、三萜、多糖、酚酸等活性成分,兼有蛋白、淀粉。诸成分协同,成就其补益肺肾、通络舒筋之效。
牛大力于岭南、闽地、海南民间应用已近百年。值此中医药振兴之春,这株深植乡土的藤蔓,能否于现代医学的土壤中,萌蘖出疗愈疾患的新枝?我们且待它舒筋展骨,抽枝展叶,续写属于本草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