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迹绝非的一般文人墨客
雍州耕夫

我与作家萧迹相识已近二十年,在这近二十年的交往中,因我与他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的差异,我们成了有联系却不是很了解的那种熟络的朋友。
五十多年前,在批林批孔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刻,我承载着扎根农村,建设美好新农村的愿望,离开了学习了两年的母校,成为了有文化有理想的,准备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名不副实”的初中毕业生。因这后来,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总有低人一等的自卑。
近些年我在与萧迹的交往中,更觉得人家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有文化又有思想,又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我是一个狭隘的农民意识的传承人,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与他相比总有喜马拉雅山脚的小草与喜马拉雅的差距感。故此,我一个大他十余岁的人在每次与他聊天或通电话都尊称他为老师,他对于我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老师。
我与他的交往,都是我有事求他。他却没以巨人对待侏儒的眼光看待我、冷落我,总是视我如老友故交予以热情接待。他的热情接待总让我在每次见面后有一种无尚荣光的感觉,很久无法释怀。
初识萧迹,他中等身材,似乎没有过人或惊人之气魄。在交往中逐步意识到他并非我直观的那样,却是一个精神伟岸,气质过人,干练中透着英俊与豪爽,近人的平易与铁路局干部、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身份极不相符。我常觉得这人就是通信稿或表扬信里的那种集“百好”于一身的品质佳人。
相识的多年里,我总因帮不上他而轻易劳烦或打扰他。实在迫不得已才去麻烦人家,见面也常是在他的单位或外面,说了话或拿了东西即走型,不敢有多余的打扰。
这次朋友职务升迁,理应尽早去祝贺。然而祝贺时送什么却成了我无法排解的愁。礼金,农民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礼品,想都想不来;思来想去还是为朋友送上名家的墨宝,墨宝送谁的呢?何来?几天的思考,使我的两鬓和头顶都添了许多白发。
思虑再三,“巧取豪夺”。在哪儿巧索墨宝以赠朋友,既可显示人脉宽广,又可更彰礼物之高雅,思来想去萧迹老师最为合适。怎么开口?会给吗?又是几天思考。终于在上上周四给他拨打带有无尽疑虑的电话,孰料竟是欣然答应,只言人在榆林下周一西安见。谁会想到我当时该是多么的高兴?
周一一早就致电萧迹老师,他言上午有事,下午下班后在凯森福景雅苑见。按照约定我六点前到了萧迹在凯森福景雅苑的工作室。我到时工作室大门敞开,我探头朝工作室内大喊:“萧老师——”。里面房间走出一个个头高挑且十分精干的的陌生人,他说萧老师没在,您请坐下等等,即拿出了茶叶盒子倒些许入杯中,又新烧了的开水加入杯中,瞬间房间弥漫了清茗淡淡的幽香,这与主人彬彬的有礼更是相得益彰,让房间瞬间升起了温馨的韵味。
几杯香茗下肚,几多目光交汇,不善言谈的王总(后来从萧迹口中得知)为了排解尴尬,伸手指向文化墙,我们跟随着王总指引走近了文化墙,从王总口中才慢慢认识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萧迹。使我真正了解了一个文学造诣精深的而且是大有作为的高产作家,他不光用不凡的睿智思考人生,更用美好的精神情操,塑造刻画为幸福美好而执着追求努力拼搏着的人们的长篇小说《网上杀手》、《团委书记》、《宣传处长》、《平凡人生》、《活着给别人看》、《谁是你的情人》、《面子》、《古城》、《大铁路》、《平·安》、《高家堡》,浓缩了人性美好的一面。又用精美的艺术构思了,描写了捍卫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系列武侠小说,《楼观秘籍》、《定军山》等,还将这些优美的作品输入日本等国家。还用精妙绝伦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当前令人们对社会去进行深入思的中短篇小说《诱惑》、《网络那端》《失踪迷案》、《飘逝的百合花》和散文集《请珍惜在一起的日子》、《美景都在路上》等作品,用独特的审美视角揭示了世界,以独到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叙述了故事发展过程,把社会的各个角落的芸芸众生形象淋漓尽致的刻画给读者,展示了作家不凡的实力和特有勤奋。
作家萧迹不光写得一手好文章,更让深感他不同凡响的是他对《易经》独树一帜的深邃见解,运用五行学说透彻地解析自然规律中的潜在契机,使人们在他的一番点化之下更加认知迷津。
要说绝活,更多应见于他的字画。那天在他的工作室看到了他创作的“取意‘实力赢’的《石立鹰》,鹰立石上,回首机警环顾四周及不时地眺望远方,侍机谋取成功,精准塑造了惟有实力才可赢取天下。静睛细看那鹰的眼睛,非同凡响,采用了独特的画技,画出了个别超强实力派画家才可画出的鹰眼,那眼环顾四周时,一切目标都难以“遁形”。充分显示了他的实力才能赢取天下的高深涵义。再细看鹰毛,那羽毛瞬间由粗变得细长,足可见画笔的运行速度,萧迹但凡做事都“胸有成竹”和技法娴熟、功力深厚。
文化墙独具匠心的设计,与萧迹的成绩展示,完全将我紧紧吸引了,使我屏住了呼吸,忘记了一切。就在萧迹悄然站在我身后时,我都全然不知。等到他喊我这个面对农村土地不知所措的农民“张总”时,我才走出了“全神贯注”,与他握手寒暄。
寒暄“不忘使命”,说着他就叫王总拿来笔墨纸砚,展纸画案,润笔调墨,稍事思索,系列前缀完备。紧接挥笔泼墨“鸿途耀彩”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初看奇丑无比,无方圆无刚劲,仔细看时圆润与柔美充满眼中,随着墨迹渐干,笔画的外围突然有多了一个虚虚的轮廓,再等不几分钟,那字又多了立体感和层次感,我仿佛觉得那字有了神笔马良落笔后鸟儿扇动翅飞了的感觉,我觉得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展示他的绝美艺术,我呆在那里不知该怎么评价他的“作品”了。
我瞬间觉得萧迹绝非一般的文人墨客,我不能再称他老师,应称他“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