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推进国家平台全域深度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2025年7月12日至2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教育部科技司指导下,联合青海师范大学、联想集团,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建设“数智教育中心·治多站”,共同开展“数智赋能、美育未来”暑期支教活动,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赋能高原乡村教育。

图1 数智教育中心(治多站)启动仪式
数智赋能 深化优质资源应用

图2 实践团队成员为治多县教师培训授课

图3 实践团队成员为学生讲授数字媒体VR体验课
“数字支教”在弥合城乡师资和课程差距、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教育精准帮扶等方面具有重要潜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乡村学校设备闲置、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阻碍着优质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进入乡村课堂。《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显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中小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11万余条,是汇聚好课的教育资源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实践团队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针对治多县中小学教育痛点,施行“教研提质—调研赋能—课程创新—师资储备”的建设模式,以短期培训谋求长期赋能,打通数字资源落地高原教室的最后一环,帮助乡村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技术扎根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图4-实践团队成员指导治多县教师上机操作

图5-实践团队培训青海师大师范生指导治多县教师上机操作
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智教育中心(治多站)构建“理论筑基—实操赋能—个性优化”全链条提升路径。实践队以“数智技术赋能高原教育”为主线,从“为何用”“用什么”“怎么用”三个层面,为教师解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AIGC工具应用逻辑。以平台基础功能为切入点,基于教育教学实践设置实操练习任务,配备图文详尽的操作指导手册,指导一线教师上机操作练习。“之前也有培训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但只是台上讲我们坐着听,操作上还是不太懂。这样手把手教,有问题直接问老师,我们感觉效果好了很多。”一位治多县的小学老师如是说。
长效帮扶 筑牢教育发展根基

图6 实践团队成员与青海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交流共训

图7 实践团队与参训青海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数智教育中心的实践足迹,从2023年、2024年的贵州紫云,延伸至2025年的青海治多。目前,实践团队在治多站已完成80名余名教师培训工作,开发10余门数字化特色课程,面向学生开展绘本、书法、舞蹈、体育、数字媒体艺术等浸润式课堂,并形成治多县域教师数字素养调研报告。此外,项目通过培训并选拔青海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参与数字支教,搭建优师生交流平台,为治多培育“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教师队伍储备力量,实现了精准帮扶与在地化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数智教育中心(治多站)”创新性地形成了“北师大输出经验+青师大衔接本土+治多县协同落地”的协作模式,通过构建多方协同生态网络,让数智教育的清泉在长江之源持续流淌,为高原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