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诗歌】油水少的那个年代 □季贵林
【诗歌】油水少的那个年代 □季贵林
精华热点
【诗歌】油水少的那个年代
□季贵林
那个年代
油水少
从我记事起
家家户户都有一册粮油本
那时候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
我80年代初刚刚工作当老师那会儿
甚至到了90年代初刚成家
也一直和粮油本打交道
食用油凭票定量供应
男男女女老老幼幼都过着油水少的日子
我小时候的记忆中
除了定量供应的食用油
还有父母熬制的猪油、羊油、牛油、马油
父亲经常用这几种油炸油条、炸油饼
奶奶和母亲用羊油炒菜的时候
我会迅速地
从锅里抓出一块还未融化的羊油塞进嘴里
我还记得
那时候单位到了年关分肉
大多数家庭都喜欢分一块肥一点的
可以炼油炒菜
油渣还作为荤腥替代品包饺子包包子
家家户户炼制的油
承担着那个特殊年代的情感价值
猪油、羊油、牛油、马油
青花瓷罐里的命根子
发黄的油票
正是计划经济时代
物质匮乏的集体记忆投射
这种对油脂的精细化管理、再利用智慧
构成了一代人特有的生存美学
眼下的年代
天天都是油水丰盈的日子
现在住宅小区里的粮油店
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粮油店”
油水大了
控油、减肥成了不少人热议的话题
油水多的年代
油水少的年代
我仿佛还能看见那抹化不开的月白色
在记忆里一圈圈漾开油润的光
在一点一滴的时光中
走向我们共同富裕的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2025.5.9·夜-乌鲁木齐“三艺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