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磨盘上的棋局
清明时节雨纷纷。王建国蹲在老宅的屋檐下,看着雨水顺着瓦片滴落,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王浩宇已经上大学了,这次特意请了假回来扫墓。此刻他正撑着伞,在院子里研究那盘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石磨。
"爸,我找到爷爷说的那句话了。"王浩宇突然喊道,声音穿透雨帘。
王建国起身走过去,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王浩宇指着磨盘边缘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刻着几个几乎被磨平的小字:"放下,不是失去,是腾出手来拥抱。"
雨滴打在石面上,溅起细小的水花。那些字迹在水光中若隐若现,仿佛有了生命。王建国伸手抚过那些刻痕,指尖传来石头特有的冰凉与坚实。他想起父亲临终前那个深秋,也是这样冰凉的触感。
"你爷爷这辈子,"王建国开口,声音混在雨声里,"放下过很多东西。"
王浩宇收起伞,任凭细雨打湿他的头发。他蹲下身,与父亲一起注视着那些字迹:"我知道。太爷爷的棺材、粮票、摩托车、手机...还有..."
"还有对我的期望。"王建国突然说,声音很轻,却让王浩宇惊讶地抬起头。"我高考那年,他骑着摩托去县城给我送复习资料。那时候我才知道,他偷偷给我攒了上大学的钱,藏在粮仓的瓦罐里。"
雨势渐小,屋檐滴水的声音变得稀疏。王浩宇看见父亲的眼角有亮光闪动,不知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
"后来呢?"
"后来我没考上他希望的大学。"王建国苦笑一声,"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这个磨盘上抽了半宿的烟。第二天一早,他把那些钱拿去给村里修了桥。"
一只麻雀飞落在磨盘边缘,抖了抖羽毛上的水珠,歪着头看着这两个人类。王建国轻轻挥手,麻雀扑棱棱飞走了,留下一串细小的爪印在湿润的石面上。
"我那时候不懂,"王建国继续说,"觉得他对我失望了。现在才明白,他是放下了。"
王浩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掏出手机,对着磨盘上的字迹拍了几张照片。屏幕的光映在他年轻的脸上,显出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爸,我决定去支教。"他突然说,"就申请了西部计划。"
王建国猛地转头看向儿子。雨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院子里。王浩宇的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当年他爷爷说起要修桥时的样子。
"想好了?"王建国问,声音有些发紧。
"嗯。"王浩宇收起手机,"就像爷爷说的,得腾出手来拥抱真正重要的东西。"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雨后清新的空气充满胸腔。他站起身,膝盖发出轻微的响声。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重叠——他看见年轻的自己站在父亲面前,而父亲坐在磨盘上,抽着烟,沉默地接受着儿子的选择。如今角色转换,他成了那个需要"放下"的人。
"好。"他说,这个简单的字眼包含着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他转身走向堂屋,"来,陪我下盘棋。"
他们在磨盘上摆开棋盘。木质的棋子在石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阳光渐渐晒干了石面上的雨水,那些刻字在光照下愈发清晰。王建国走了一步棋,突然笑了:"你爷爷以前总说,下棋要懂得舍子。"
王浩宇盯着棋盘,思索着下一步。一片槐树叶被风吹落,轻轻飘在棋盘边缘。他拿起叶子,对着阳光看了看,然后放在一旁:"所以您这是要舍哪个子?"
"不是舍哪个子,"王建国移动了一枚棋子,"是明白什么该舍,什么该留。"
棋局继续,阳光西斜。磨盘上的刻字在斜照下投下细长的影子,仿佛也在参与这场对弈。王浩宇最终赢了这盘棋,但他知道,父亲是故意让他的——就像当年爷爷默默地支持着每一个看似叛逆的选择一样。
傍晚时分,他们一起去山岗上扫墓。老槐树已经长出了新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王建国清理着父母坟前的杂草,王浩宇则蹲在磨盘爷爷的墓前,摆上了从院子里摘的野花。
"太爷爷,爷爷,"王浩宇轻声说,"我要去做你们做过的事了。"
风突然大了起来,槐树叶的响声如同回应。王建国站在父母坟前,看着儿子认真的侧脸,突然明白了父亲临终前那个深秋,坐在磨盘边时脸上的平静从何而来。那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更深的理解——生命如同磨盘上的棋局,重要的不是紧握每一颗棋子,而是明白何时落子,何时放手。
下山时,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王浩宇突然跑回院子,拿出手机对着磨盘又拍了几张照片。
"要发给同学看?"王建国问。
王浩宇摇摇头:"不,是设置成手机壁纸。"他操作了几下,然后把屏幕给父亲看——磨盘上的刻字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旁边是一盘未下完的棋。"提醒我自己,什么该放下,什么该拿起。"
夜幕降临,院子里亮起了灯。灯光照在磨盘上,那些沟槽和刻字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深邃。父子俩坐在磨盘边,谁都没有说话。夜风送来槐花的香气,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磨盘沉默地承载着这一切,如同它曾经承载过粮食、雨水、阳光,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王建国知道,明天儿子就要踏上新的旅程。而这座老宅,这个磨盘,还有那些被刻在石头上的智慧,将会一直在这里,等待着游子归来,等待着新的故事被书写,等待着下一次的"放下"与"拿起"。
星光渐渐明亮起来,洒在安静的院子里。磨盘上的棋盘还保持着最后的残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道理: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