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苦杏(1925年)
---
一、嫁衣
白府的后院张灯结彩,红绸挂满了回廊。芷兰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凤冠霞帔,胭脂抹得极浓,像是要盖住什么。
"小姐,该梳头了。"老嬷嬷捧着梳子站在身后。
芷兰没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银镯。这镯子本该是一对,另一只,如今不知在谁的手里。
"听说姑爷是督军跟前的红人,小姐好福气呢。"老嬷嬷絮絮叨叨地梳着她的长发,"一过门就是官太太,比那些穷学生强多了......"
梳齿刮过头皮,扯得生疼。芷兰盯着妆台上的青玉坠子——那日给子清的,不知为何又回到了她手里。玉上多了一道裂痕,像是被人狠狠摔过。
窗外忽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
老嬷嬷吓得手一抖:"什么声音?"
芷兰猛地站起身,推开窗户。夜风灌进来,吹灭了梳妆台上的红烛。
月光下,苦杏树的影子投在院墙上,枝桠扭曲如鬼爪。树根处,一个蓝布包袱半埋在土里。
---
二、血书
子清躲在巷口的阴影里,左肩的枪伤还在渗血。巡捕房的哨声越来越近,他咬紧牙关,把怀里的传单塞进排水沟。
三天前,督军府下令镇压学生游行时,他看见芷兰的未婚夫——那个姓赵的副官,亲手开枪打死了两个女学生。血溅在芷兰送他的手帕上,晕开一片暗红。
"周先生!这边!"
卖水的王婆子从墙角探出头,手里捧着个铜茶壶。子清认得这壶——是叔父的传家宝,怎么会在这?
"有个穿白衫子的小姐让我交给您。"王婆子压低声音,"她说......让您带着壶往南走,永远别回来。"
茶壶入手冰凉,壶嘴却冒着热气。子清颤抖着拧开壶盖,里面没有水,只有一张染血的字条:
"杏树下"
远处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子清把壶往怀里一揣,转身钻进暗巷。跑出几步,他忽然觉得壶身发烫,低头一看,壶嘴正往外渗着暗红色的液体,顺着他的衣襟往下滴。
那不是水。
是血。
---
三、苦杏树下
芷兰跪在树下,十指挖得鲜血淋漓。泥土混着血,在指甲缝里结成硬块。终于,她的指尖触到了坚硬的物体。
铜茶壶被挖出来时,壶身上沾满了泥,但壶底的字依然清晰:"饮水者知其味"。
芷兰把壶抱在怀里,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我就知道你会来这儿。"
赵副官站在月光下,军装笔挺,手里把玩着一把勃朗宁手枪。
"嫁妆都备好了,新娘子却跑来挖土?"他冷笑,"听说这棵树是你娘死那年种的?真是晦气。"
芷兰死死抱着茶壶,后退一步,后背抵上树干。
"把壶给我。"赵副官伸出手,"你爹说了,周家的东西,一样都不能留。"
"这是我的!"芷兰声音发抖。
赵副官突然抬手就是一枪。子弹擦过芷兰耳边,打在树干上,震落一地苦杏。
"下一枪可不会打偏。"他慢条斯理地扳开击锤,"要么把壶给我,要么我明天去乱葬岗找周子清的尸体时,顺便给你也挖个坑。"
芷兰低头看着怀里的茶壶。月光下,壶嘴渗出的水珠落在她手背上,竟带着淡淡的铁锈味。
她突然笑了。
"好,我给你。"
赵副官刚伸手去接,芷兰猛地举起茶壶,将壶嘴对准他的眼睛——
滚烫的血水喷涌而出。
---
四、回魂
子清在昏迷中看见许多画面:
芷兰穿着嫁衣投井,井水却怎么也淹不死她;赵副官发了疯,用刺刀把苦杏树砍得伤痕累累;叔父周慎之跪在祠堂里,往茶壶里滴血......
最奇怪的是卖水的王婆子。她蹲在街边,用茶壶给路人倒水,可每个喝过水的人,眼睛里都会闪过一抹蓝——和他后颈的朱砂痣一样的蓝。
"周先生?周先生!"
子清艰难地睁开眼。王婆子皱纹纵横的脸在眼前晃动,手里还捧着那个茶壶。
"您昏迷三天了。"王婆子扶他坐起来,"巡捕房的人还在找您,得赶紧......"
子清突然抓住她的手腕:"芷兰呢?"
王婆子眼神闪烁:"白小姐她......昨天出阁了。"
子清一把抢过茶壶,拧开壶盖。壶底积着一层暗红的液体,他凑近闻了闻——是血混合着苦杏的味道。
"这不是水......"他喃喃道。
王婆子突然压低声音:"周先生,这壶里的东西,老身卖了一辈子水,从没见过这样的......"她枯瘦的手指指向壶底,"您看那字——'知其味',老身斗胆问一句,您尝过它的滋味吗?"
子清鬼使神差地舔了舔壶沿。
下一秒,他看见了芷兰。
她穿着染血的嫁衣,站在井边对他笑。井水倒映出的却不是她的脸,而是一张陌生的、布满皱纹的面容——像是五十年后的芷兰。
壶"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王婆子慌忙去捡,却惊叫起来:"血!壶在流血!"
子清低头看去,壶嘴正汩汩往外冒着鲜血,在地上汇成六个字:
"1937年 杭州"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