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楼下的长椅上,见过一对闹别扭的情侣。女生低着头说“我不是非要那个包”,男生闷声回“那你提它干嘛”。后来女生红着眼眶走了,男生还在原地嘟囔“又不是不给,非要催”。
其实女生要的哪里是包?是男生主动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的样子。就像有人说的,“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没有那个心”——我不伸手要,是怕让你为难,可你始终不主动给,慢慢就成了“你好像觉得我不配”。
同事阿琳离婚那天,在办公室泡了杯热茶,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她和前夫走过七年,从没人见过她吵过架,直到分开我们才知道,她曾无数次在深夜等一句“晚安”,等过一个记得她生日的蛋糕,等过一次主动递过来的肩膀。
“我从没跟他要过什么,”阿琳轻轻吹着茶沫,“我总想,他要是心里有我,总会懂的。可后来发现,他不是不懂,是觉得我不需要。”是啊,当一个人习惯了你的“懂事”,就会慢慢忽略你的“需要”;当你一次次把“我可以”挂在嘴边,他就真的以为你什么都不缺。
想起外婆总说的一句话:“真心疼人的,不用人张嘴。”她和外公过了一辈子,外公从不会说“我爱你”,却会在冬天睡前给她暖被窝,会在她咳嗽时默默煮好梨汤,会在赶集时把揣在怀里的糖糕留给她。
那时候的爱多实在啊,不用伸手要,不用拐弯抹角提,就藏在主动递过来的暖手炉里,藏在记得你口味的碗碟里。哪像现在,要个拥抱要先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要句关心要先闹场脾气,最后弄得两个人都累。
有人说“谈感情别太较真”,可感情不就是在这些“主动”里攒起来的吗?主动记得她不吃香菜,是爱;主动在她加班时说“我等你”,是爱;主动在争吵后先递台阶,是爱。这些事都小得不值一提,可攒在一起,就是“我把你放在心上”的证明。
最怕的是那种“你要我就给,你不说我就忘”的相处。就像你站在原地等雨停,他明明拿着伞,却非要等你说“你能不能送我”才肯递过来。等真的开口了,伞是拿到了,可心里的雨,却下得更大了。
所以啊,别让那个“什么都不要”的人寒了心。她不伸手,是给你留体面;她不跟你要,是盼着你主动。也别让自己活成“伸手要”的样子,真正的爱从来不用抢,不用要,会像春天的雨一样,悄悄落在你心里。
毕竟,主动给的是偏爱,是“我想对你好”;伸手要的是勉强,是“你能不能对我好点”。前者是甜的,后者是涩的,谁又愿意捧着一嘴涩味过日子呢?
(田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