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寄情:丁再献诗赞文史书画会廿年
天 琮

“念兹研田”——“衡泰杯”庆祝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书画展,于8月18日在济南市工人文化宫盛大启幕,而这一时刻,恰逢山东衡泰公司创立二十周年,可谓双喜临门。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由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震主持。济南市总工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书记时庆利率先致辞,他言辞恳切,对书画展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同时肯定了研究会在文化领域的积极贡献。紧接着,山东衡泰公司王淑欣书记也发表致辞,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支持与期待。
随后,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会长张树新发表讲话,他回顾了研究会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期许研究会能继续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阵容强大,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王伟杰,文史书画研究会顾问孙春亭,山东省职工文体协会会长侯祥银,山东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丁秀胤等领导,以及各界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最后,省总工会原副主席王星海宣布展览正式开幕,现场掌声雷动,气氛达到高潮。
在山东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山东小楷第一人、山东文史书画研究会创会会长、87岁高龄的崔宏让先生题写了“风鹏正举”书法作品,以表对文史书画研究会的期许。

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以一首《东夷骨刻文集诗》,为研究会的历程与成就献上了诗意的礼赞,饱含着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厚情感。

“二十年来文史航”,开篇便点明了时间跨度与核心主题。二十载悠悠岁月,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犹如一艘在文史海洋中航行的巨轮。从1998年的前身山东省省直机关美术书法家协会,到如今的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一路走来,它始终坚守使命,在文史与书画的领域中探索前行,引领着文化的航向,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书田命笔赋名章”,此句生动描绘了研究会成员们在“书田”中辛勤耕耘的情景。他们以笔为犁,在文学与书画的广袤田地里挥洒汗水。这里的“书田”,既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天地,也涵盖了书画艺术的领域。“命笔赋名章”则强调了成员们用心创作,以笔书写、绘制出一篇篇、一幅幅彰显文化魅力与价值的精彩篇章与作品,为研究会的发展添砖加瓦,铸就声名。
“今天共飨千秋乐”,“今天”即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的当下,“共飨”传达出一种共享、共庆的欢乐氛围。此时,众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盛大的时刻。“千秋乐”寓意着研究会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当下的喜悦,更将流芳千秋,成为文化传承中的瑰宝,供后人品鉴、学习与传承,体现了对研究会成就的高度赞誉与对其未来影响的深远期许。
“艺术传承岁月长”,这一句将目光投向未来,强调了艺术传承的漫长征程。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深入挖掘和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积极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岁月长”表明文化传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研究会在过去二十年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未来也必将在艺术传承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在张树新会长的带领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绵延不绝,熠熠生辉。


正如张树新会长所阐述,书画之道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凝练表达。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自二十年前嬗变而立,艺术家们便念兹研田,深植齐鲁文化根脉,在故纸典籍与笔墨丹青中执着坚守。此次为庆祝成立二十周年举办的书画大展,历时数月筹备,收到1160余件作品,经严格遴选,193件佳作及特邀的42件精品得以呈现,它们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与智慧,是对文史书画的深刻诠释与对时代的有力回应。
值此展览开幕,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传承艺术之美的同时,更应以笔墨铭记历史、礼赞和平,将抗战精神融入丹青。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念兹在兹,初心不改,将继续激励艺术家守正创新,深耕文化“砚田”,期待滋养出更多精良佳作,为齐鲁文化与中华美学谱系续写新章。在此,诚邀各界朋友共赴这场笔墨对话,感受耕耘的笃实,分享收获的欣悦。
2025年8月18日/乙巳闰六月廿五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男,淄博桓台人,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现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