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草原安家
一
2006年立夏这天,程程和马小兵站在鄂尔多斯草原的公路边上。三只肥羊拴在身后的电线杆上,正低头啃着草皮。远处蒙古包升起炊烟,少年突然指着地平线:"程叔!白房子!"——那是座废弃的气象站,白墙上的标语还依稀可辨:"农业学大寨"。
牧民朝格图用生硬的汉语讨价还价时,马小兵突然用蒙古语插了句话。老牧民瞪圆了眼睛,胡子上的奶渣抖落下来:"额吉(妈妈)教的?"少年点点头,腕上的裂纹手表反着光。程程这才想起,金兰当年在新疆兵团时,确实跟蒙古族邻居学过几句。
交易最终用羊和铁戳子达成。朝格图抚摸着铁器上的梅花印,突然掀开袍子——他腰带上别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烙铁,只是花纹是狼头。"腾格里的安排。"老人把马驹缰绳塞进程程手里,小马驹的睫毛长得像两把小扇子。
二
他们在气象站安了家。马小兵——现在叫程小兰了——用红油漆在门框上画了朵梅花,高度正是金兰的个头。夜里风穿过破碎的玻璃窗,发出呜呜的哨音。程程梦见金兰穿着蓝布衫在草原上跑,辫梢的塑料珠子变成了真正的银铃铛。
清晨他们发现小马驹不见了。寻到查干淖尔湖边时,看见它正低头饮水,鬃毛上沾着露珠。程小兰突然脱了鞋袜蹚进湖里,校服裤腿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已经淡去的淤青。"程叔!"他举起个东西——是只野鸭蛋,青白色的蛋壳上沾着水草。
回去的路上,少年把蛋贴在耳边摇晃:"能孵出来不?"程程想起二十年前,金兰也是这样捧着鸡蛋问他。不同的是,当年那个圆脸姑娘的虎牙闪着光,而现在这个瘦高少年说话时,缺牙的位置已经长出了新牙。
三
端午节那天,朝格图送来一桶酸奶。老人看见门框上的梅花印,突然用生锈的蒙语唱起长调。程小兰跟着哼,跑调的歌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雨燕。程程蹲在灶台边和面,发现面粉袋下压着张纸——是少年昨晚画的,气象站改造图纸上标注着"程记牧场"。
午后下起太阳雨。程小兰光着膀子修栅栏,后背的肩胛骨像两只将飞的鸟。程程注意到他后腰别着听诊器头,随着动作晃来晃去。彩虹出现的刹那,少年突然大喊:"程叔!看!"——三只白唇鹿正穿过雨幕,鹿角上挂着水珠。
夜里程程被咳嗽声惊醒。他摸黑起来熬药,看见月光透过破窗,在少年枕边投下梅花形的光斑。程小兰蜷缩在嫁衣改成的被子里,手腕上的裂纹手表不知何时又走了起来,秒针划过表蒙裂痕的声响,像极了当年金兰临终时的呼吸。
四
夏至前后,程小兰在气象站后面开了片菜地。他种的都是耐旱作物:土豆、荞麦、向日葵。每天清晨,少年蹲在地垄间数嫩芽,裂纹手表蒙着层露水。程程发现他总在最东头那株向日葵旁多停留会儿——那里埋着从兰州带来的棉花籽。
某天朝格图带来个消息:旗里要招双语教师。"我去!"程小兰立刻举手,沾着泥的指头在阳光里透明发亮。当晚他在油灯下备课,程程看见教案本扉页写着:"给我妈看看。"落款日期是2006年6月21日——金兰的忌日。
睡前少年突然问:"程叔,我妈会骑马不?"程程摇摇头,想起金兰唯一一次骑驴还被颠下来的糗事。月光透过新换的玻璃窗,照见门框上的梅花印——比刚画时褪色了些,但轮廓依然清晰,像某种倔强的承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