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连夜奔逃
一
2005年小满前夜,程程被急促的拍门声惊醒。马小兵浑身是汗站在月光下,校服袖子撕开道口子,裂纹手表的表带断了,用红头绳勉强系在腕上。"他们雇了车..."少年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半张烧焦的作业本纸——正是当年缝在棉猴里的遗书,"今晚要绑我回新疆!"
程程踢开炕洞的砖块,拽出个落满灰的帆布包。里头装着十年前就备好的路费:一沓粮票、三块银元、手绘的甘肃地图。马小兵突然按住他装铁戳子的手:"程叔,咱往哪逃?"月光透过窗纸,照见地图上烙的兰新铁路线——从会宁到乌鲁木齐,现在要倒着走一遍。
远处传来摩托车的轰鸣。程程抓起灶台上的菜刀,却在门缝里看见不止一辆车——三辆摩托车亮着大灯,马占海的声音混在引擎声里:"...打断腿也得弄回去!"马小兵抖得厉害,后腰上别着的铜钥匙叮当响,正是金兰当年从新疆带回来的那把。
二
两人从窑洞后窗翻出去时,月光突然被云遮住。程程牵着少年爬过酸枣丛,荆棘在手臂上划出血道子。马小兵突然拽他蹲下——摩托车灯扫过他们刚才站的位置,照亮地上一滩暗红:是少年跑丢的球鞋,鞋垫上"平安"二字已经被血浸透。
沟底的泉水冰凉刺骨。程程背着少年蹚过水洼,听见追骂声越来越近。马小兵突然咬住他肩膀忍哭,温热的眼泪混着血水流进程程的衣领。对岸的老坟地里,当年金兰偷偷烙过记号的嫁妆箱板,如今已经朽成了碎木片。
"程叔...我跑不动了..."少年伏在他背上呢喃。程程摸出铁戳子塞进他手里:"你妈怀你七个月时,还翻山给我送过馍。"月光重新露出来,照见马小兵手腕上的表蒙子——裂纹间夹着根长发,在夜色中泛着微光。
三
天蒙蒙亮时,他们躲进了废弃的砖窑。程程撕下衬衣给少年包扎脚底的血泡,发现他小腿上有道新鲜的淤青——是摩托车保险杠撞的,形状像朵残缺的梅花。马小兵从书包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碎相框玻璃和金兰的照片,玻璃碴把照片边缘割出了锯齿。
"我妈说..."少年突然学着甘肃口音,"说老家的酸刺丛最藏人。"他咳嗽着摸出哮喘喷雾,程程这才发现药瓶上贴着手写标签:"石河子制药厂,马小兵,2004.3.16"——正是金兰去世前半个月的日期。
砖窑外传来牧羊人的吆喝声。程程用铁戳子在窑壁上刻字,石灰簌簌落下,露出十年前不知谁刻的"张"字。马小兵突然用新疆话唱起《花儿》,跑调的歌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晨光中,程程看见少年脖颈后的胎记变得鲜红——和金兰激动时一模一样。
四
正午时分,他们扒上了运煤的拖拉机。马小兵蜷在煤堆里,红嫁衣包着哮喘喷雾,黑煤屑落在他睫毛上像哭花的眼妆。程程摸出颗巴旦木——是当年金兰挂在酸枣枝上的,虫眼里的红蜡已经发硬。
"程叔,你看!"少年突然指向远处的山梁。慢湾坡的老槐树已经变成个小黑点,树下似乎有人影晃动。拖拉机突突地驶过当年金兰追卡车的路口,碾过一滩昨夜的雨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像碎银子。
马小兵把裂纹手表贴在耳边听,秒针卡住的声响像遥远的打铁声。程程展开被汗水浸湿的地图,少年用煤灰在"乌鲁木齐"上画了个叉,又在"兰州"旁边画了颗小小的心。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