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老槐树下的重逢
一
2005年的第一场春雪融化时,程程在慢湾坡的老槐树下挖了个坑。他解开蓝布包袱,里头是件发黄的小男孩棉猴,心口处的"三年级二班马小兵"已经褪成了淡蓝色。一把生锈的铜钥匙从口袋里滑出,掉在去年埋下的巴旦木核旁边。
"十五年了。"程程对着树瘤上的刻字说话。九个梅花印中最高的那个,"金兰走西口"下面又多了一行小字——是去年新刻的"程程守坟头"。树根处摆着个搪瓷脸盆,红双喜的鲤鱼掉光了漆,盆底积着昨夜的雨水。
远处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程程抬头,看见个穿校服的少年站在坡顶,逆光中只能辨出瘦高的轮廓。少年手腕上有道反光——是块接了三截绳子的老式手表,表蒙子的裂纹在阳光下像蛛网。
二
"我叫马小兵。"少年说话带着新疆口音,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照片。程程认出是金兰临终前拍的那张,空白处现在贴着张学生证复印件。照片背面新添了行钢笔字:"新疆石河子市一中高二(3)班"。
槐树上的冰溜子滴水声突然变得很响。程程看见少年左耳垂上有颗痣——和金兰的一模一样,长在本该戴耳环的位置。他摸出怀里的铁戳子,发现少年立刻盯住了它,喉结上下滚动:"我妈...最后疼不疼?"
风掠过酸枣丛,掀起棉猴的一角。马小兵突然跪下来,手指颤抖着摸名牌上模糊的字迹。他的校服领口露出截红绳——穿着颗发黄的虎牙,正是金兰当年从自己嘴里硌下来的那颗。
三
傍晚时分,程程带少年去了东头第二孔窑洞。铜钥匙插进锁眼时发出涩响,门开处扬起细小的尘埃。炕柜上摆着玻璃相框,金兰身边的空白处现在摆着张新照片——是马小兵在石河子一中的毕业照,背景里的白杨树已经长得比教学楼还高。
"她有话留给你。"程程掀开炕席,取出个铁皮盒。盒里装着半块绣花手帕,角上绣着并蒂莲,血迹已经变成了铁锈色。马小兵展开手帕,里面包着三粒巴旦木——是那年金兰从新疆带回来的,虫蛀的洞眼被细心填上了红蜡。
院里的老梨树突然扑簌簌响。少年跑出去,看见树干上刻着幅简笔画:戴红领巾的小男孩站在校门口。画下面压着张发脆的纸——是法院判决书,蓝色手印旁边多了行铅笔字:"妈妈不哭"。
四
月出东山时,两人去了金兰坟前。马小兵从书包里取出个塑料袋,倒出一把戈壁滩的沙砾,在墓碑前摆成个小丘。程程看见沙砾里混着几粒棉花籽,已经泡胀了,似乎马上就要发芽。
"我妈说..."少年嗓音发紧,"说甘肃老家的黄土埋人能长庄稼。"他突然扒开棉猴内衬,取出张折叠的作业本纸——是当年缝在心口位置的遗书,铅笔字被汗水浸得模糊:"妈妈,我长大了去找你。"
程程摸出铁戳子,在墓碑背面烙了朵梅花。月光下,马小兵腕上的裂纹手表突然走动了,秒针划过表蒙子的裂痕,发出细微的咔嗒声。远处传来夜鸮的啼叫,和二十年前金兰出嫁那晚一模一样。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