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十二钗
刘新征
上次在郊外一青山大石之上品读《红楼梦》,梦遇曹老雪芹。他说是偶从大荒山无稽崖下经过,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哪里就是大荒山无稽崖?当面肯求他带入太虚幻境一游,他推说赴文昌君之约,不敢误了时辰,匆忙而去。追赶他时,好似影影绰绰看到远处太虚幻境牌坊上的那副对联。
前日又到那青山大石之上,想重温旧梦,不料曹老竟似有愧意,前来说道:“那日你要去太虚幻境一游,实是不敢误了文昌君所约时辰,莽撞拒了。今日闲暇,又恰遇警幻仙姑心情舒畅,诸事好求,且带你逛一遭太虚幻境如何?但必须与你约法三章,不该看不看,不该说不说,一步不能走错,不越雷池半步。”
真是喜从天降。我连连点头,唯唯承诺:“莫说三章,就是十章、百章,也无不应之理!只是本人胆小,只带我去那仙袂乍飘,麝兰馥郁之境,切莫去那深有万丈,遥亘千里迷津之处。”
曹老微笑,也不答话,转身前行,步态轻盈,飘飘如仙,不时来在一幽静仙幻之地。眼前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忽见有一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也是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曹老前行,我小小心心紧随其后,惟恐一步不慎踩空了地方,掉入迷津。只是心下有些迷惑:为何不见仙姑出迎?更是惦记仙姑的“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若能一尝一闻,岂不是平生一大快事!?
更想见见那仙姑出场时的动人场景:“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此念一出,并没说出,曹老竟然尽知。说道:“切莫如此贪心,警幻仙姑岂是平凡之人随便可见?莫妄想仙茗、美酒、歌姬之事,今日也只能随我一观外景,浅尝辄止罢了。”
我虽噤若寒蝉,仍忍不住紧跟一步,扯住曹老衣襟求道:“曹老,我已应了你的约法三章,只求您带到二层门内看看如何?也不枉来仙境一遭。”
曹老轻捻胡须,沉思片刻,说道:“说来倒是有些缘分,按警幻仙子的吩咐,既然来了太虚幻境,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归。破例让你看一看‘结怨司’吧,也好起个警醒作用,不要被酒色财气迷了心窍。不如清高自许,洁身自爱,过恬淡清静的生活为好。”
进得二层门内,还如《石头记》中描写的一般,没有多少变化,两边配殿依旧挂着“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薄命司”等扁额。心想,宝玉当时看得是“薄命司”,其中大多内容在《石头记》中有较详尽的描写,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被多少人记得滚瓜烂熟,已不新鲜。这“痴情司”、“春感司”必有好戏,何不趁机观看观看。
不容分说,被曹老拉着进了“结怨司”。
进入门来,见有数十个大橱,还是用封条封着。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各府的地名。其中一橱封条上大书七字云:“宦海十二钗副册”。伸手拿出一册,翻开一看,首页上画着一幅画,波浪油海上漂着一个口刁香烟仙女一样的美人,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红豆生南国,花城始发迹。娇眉世罕见,宦海钓大鱼。
后面有一首曲词云:生在南海天涯,长成貌美如花,玩弄官宦十余家。日记叙写生动,床上妙趣翻花。搂得金银无数,漂洋过海度荣华。
翻开第二页,只见画着一行黄河岸柳,旁边一团火光冲天而起,上托着一香车美女,也有四句云:
河岸垂柳绿阴长,老牛啃青亦堪伤。孰教凌振施诡计,致使香魂返故乡。
后面一首曲词云:海右此亭古,今也名士多,仁人志士数不尽,好财喜色也难尽说。有女倾人城,因色而得福,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硝烟一起断前缘,香消玉损谁能怜!
翻开第三页,画着一片彩霞,下罩着一豪华宾馆,一美女从窗口露出笑脸招手,数位官员模样的人正鱼贯而入。也有四句云:
古来辣妹多英豪,敢领时代新浪潮。床头布下因特网,教尔淫贼无处逃。
后面一首曲词云:日照南山红霞飞,咱是打靶得胜归,得胜归!靶心放在床中央,床戏的视频网上飞。欢迎你打靶,打了别后悔,床戏的视频网上飞。
翻开第四页,也是画得一片彩霞,一美人正在接电话。后有四句云:酒足饭饱意缠绵,电话邀卿夜来谈。怨君见面忍不住,愈后与你共婵娟。
看到此处,曹老伸手一把夺了,说道:“不要再看了,正册十二钗,副册十二钗,再副册十二钗……多了去了,哪里记得住。刚才看的这几位女子,原是金陵十二钗中人,又经几世几劫,投生到如今昌明隆盛之地,富饶繁华之邦的事迹。至于谁托生了谁,反正你也看不明白,自己想去。这些女子,历经艰辛投胎到今世,蹁跹袅娜,聪明灵秀不减当年。她们貌若天仙,心比貂蝉,专猎高官巨鳄,争得家财万贯,但也都逃不了千芳一窟,万艳同杯的结局。”
听曹老这么说,差些毁了三观,惊讶道:“曹老夫子,你说这几个皆是金陵十二钗中人投胎今生今世?金陵十二钗个个能诗善赋,温淑贤良,守妇道,厚人伦,那象这几人攀附权贵,崇拜金钱,花心乱性,哪有一点十二钗的影子?这样说岂不破坏了十二钗在世人心中的形象!让世人如何肯信?”
曹老走到窗前,指着园内一片果林说:“你难道不闻南橘北枳之说?她们投胎今世,不是生活在诗礼簪缨之家,不学诗礼,不读圣贤之书,自然就不是士女的品质和习性,但都赋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性感妖娆,冰雪聪明,善捉时机,以色谋财。此皆水土使然,又有何怪哉?”
我问:“自古有姻缘前定、月姥拴绳之说,这些女子的所遇所就也都是命运安排不成?”
曹老转身来到近前,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你又书痴了不是?虽说姻缘前定,月姥拴绳,但芸芸众生,茫茫人海,并不是人人可稽可考。这几个并非真正姻缘,此乃孽缘,所以并入‘结怨司’。世上美满姻缘自古希有,‘有情人终成眷属’之说,悲乎?喜乎?‘终成眷属’,经历定是悲喜交加。世人把美好姻缘寄托于传奇故事,也是无奈之举,蕴含了无限的感伤与惆怅。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有缘无分之人,来世托生为蓝瑞莲与公子魏奎元,蓝瑞莲被媒婆卖与浪当鬼周墩子,偶遇公子魏奎元,二人私约蓝桥相会,不料山洪来袭,魏公子死抱桥墩不撤,蓝瑞莲赶到,眼见公子被大水冲走,自已也跳于河中,二人同没于山洪,姻缘又失之交臂。三世投胎,又托生为玉堂春与王金龙,仍几经波折方成姻缘。”
听曹老讲述这段凄美的姻缘,虽是传奇,可见曹老也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之说,心中没有忘掉“木石前盟”。便问曹老:“如此说来,您与林妹妹还可再续前缘,不知如今绛珠仙子流落在何方?”
曹老听了十分不悦,整顿衣裳起敛容,正色而言道:“休提,休提,再休提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书未成,芹为泪尽’,庶几能解其中味者?”
听曹老话音似有不悦,便自觉失言,不该给老夫子提出这等荒唐的问题。尴尬时目光看去别处,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不远处一柜橱上写着“济州十二钗”五个大字。心想,济州十二钗,却是新鲜,必须一看。走到近前,封条只是一层薄纸,却怎么也打不开。曹老走来拦住道:“警幻仙姑的封条,你如何能打得开!”
因十分想看本州十二钗薄册,便对曹老说:“老夫子,上次在无稽崖青埂峰下与您相遇,被讹传随您游历了太虚幻境,远近皆知,不少新朋、老友千方百计打听谁在本州十二钗名册之内,及有何注解?还说:‘别说正册,哪怕能入得副册,也不枉来这昌明隆盛、花柳繁华之地走一遭’”。
曹老拿起一册拍打着说:“入得正册、副册又有何用?岂不知‘千芳一窟,万艳同杯’之理?”
我质疑道:“曹老,生活在这物欲横流的尘世之中,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吃穿住行、饮食男女,谁能不想,谁能不问?况且,时代不同了,世道不同了,还能拿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曹老指着柜橱,搬着手指,像是一五一十地在数:“此柜橱内容丰富,薄册繁多,正册十二钗、副册十二钗、再副册十二钗,各行各界共计一百零八钗。此皆玄机不可泄漏,一旦外泄,惟恐世上好色之徒、纵淫之辈有机可乘。”
听曹老如此说,很有些不平:“曹老,本州乃孔孟教化之地,诗礼倡行之乡,‘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之辈皆不好色。毕竟生来情种、风月情浓、放荡弛纵、任性恣情、舐红粉吃胭脂的男人还是少数。”
曹老大笑,嚷道:“你是《红楼梦》看多了,坠入不浅!好歹没骂我是古今第一淫人!”
慌忙鞠躬赔礼说:“恕罪!恕罪!曹老,决没有一点讽刺您的意思。您不是古今第一淫人,而是古今最透彻之人。您老如果生活在当今,就凭您的本事,无论如何‘禀性乖张,生性怪谲’,也不至于‘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就凭您的画功,您也得是位亿万富翁,名媛贵妇暗送秋波,妙龄少女投怀送抱,就算您到了耄耋之年,也能娶上一个比您小三十岁或五十岁的小老婆,老牛吃嫩草,假如小老婆勾连情人把您的财宝骗了、赚了,那也属于风流韵事,给世人增添一些八卦、娱乐话题,有何不好?”
曹老听如此说,“罕然厉色忙止道”:“此等人物皆秉清明灵秀之气所生者,不可小觑。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庙堂,下及草野,比比皆是。如前代之阮籍、嵇康、顾虎头、陈后主、柳耆卿、秦少游,唐伯虎、祝枝山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听曹老说得远了,便忙把话题拉回,进一步要求道:“曹老,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皆世上平常之事,您何必神乎其神,故弄玄虚?这济州十二钗……”
曹老话头一转,宛转说道:“近闻本州有一宿儒,姓聂,名新民者,对《宝鉴》颇有心得,此人才情俱佳,系有缘之人,可选良辰邀来同游。”
我听了喜出望外,忙说:“聂老乃谦逊随和之人,况对《宝鉴》和作者推崇备至,想无不应之理。请问曹老,您所说良辰为何月何日何时?
“好!好!好!等悟出其中玄机便是……”曹老仰面大笑,吟诗而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一梦醒来,睁眼看天,日头已是正午。
作者简介:
刘新征,本科学历,曾从事技术、教育、党务等工作。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