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念爷爷张仲颖在抗日战争中条山会战中壮烈殉国
张秀侠(孙女)口述
张展翅(曾外孙)等文字整理
2025年是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世界各国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中国政府决定在九月三日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此时此刻,我想起来我爷爷张仲颖在抗日战争中条山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往事,听家族中长辈诉说的爷爷事迹一桩桩又浮现眼前。
我的家族祖祖辈辈生活在陕西省咸阳市,现在的行政区为秦都区双照镇陈村。听村里长辈人说,我们家曾经是咸阳原上的大户人家。爷爷1901年就出生在这户书香传家的富裕人家。爷爷聪明好学,志存高远。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爷爷自小接受最好的私塾教育,是关学大师刘古愚弟子于右任的学生。后来爷爷就读国立西北大学。在民国初年绝大部分人还是文盲的环境里,他已经成为了不起的文化人,毕业后他在家乡一带开馆讲学,为家乡培养人才,宣传科学民主,呼吁富国强民,之后,他又在咸阳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爷爷在自己子弟的感召下,毅然投笔从戎。
关于爷爷的话题,我其实知道的并不比周围的人多,但即便不多的记忆,说起来却很自豪,爷爷年轻时家里多么富裕,生活那么无忧无虑,爷爷多么出类拔萃,每每听到这些,我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我有时也很抱怨爷爷,国家那么大,青年人那么多,日本鬼子还没有打进陕西,为什么爷爷不计后果的慷慨激昂,义无反顾的视死如归,马革裹尸般为国捐躯,他成全了自己抗日英雄美名,但对得起年迈的爹娘吗?他为国尽忠却无法在家尽孝,害了自己,苦了父母,误了子女,苦了家庭和家族!
一个好好的乡绅不做,为什么非要投笔从戎?爷爷国立西北大学毕业后,在咸阳市做教育督学。卢沟桥事变后,三十多岁的爷爷,比年轻人还激动,不顾家人反对,不听亲朋劝阻,不仅自己而且带领一帮自己的学生及部分亲友投笔从戎。从军后被任命为杨虎城部队96军177师某营需处处长,掌管部队钱粮和后勤供给。
“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青年百万军”,爷爷是地方望族乡绅,爷爷毅然投笔从戎的壮举被政府广为宣传,一时间成为抗战楷模。太奶劝不住爷爷,成天掉眼泪,奶奶整天在家提心吊胆忧心忡忡。1938年底,听说爷爷的部队要从甘肃平凉转战去潼关,准备出省抗战,得到消息后,奶奶带着爸爸和姑姑,拖家带口,一家人步行好几天,从咸阳陈村,一路颠簸,早早赶到部队要经过的礼泉县城去等候见面。
几天后,爷爷的部队缓慢地顺着西兰公路,向东行军,家人站在路边,看部队长蛇般行进,等了几个时辰,才看见爷爷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了过来,家人们齐声高喊爷爷名字,爷爷看到奶奶及家人后,立刻下马,他没有停留,只是从口袋掏出几枚银元,交给我奶奶,并丢下一句话,“部队有任务,不能回家。帮我照顾好家人。”说完就匆匆打马而去。谁也没有想到,这匆匆一见,竟是永别。
爷爷戎马生涯的许多事迹,家人都不十分清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加上信息沟通又十分不便,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家人只知道爷爷是军需官,管着部队的钱袋子。他有一个外甥,专门去看他,看到爷爷仓库放着那么多钱粮和别的东西,他就想让爷爷给他私下拿一些部队的钱粮。结果被爷爷痛骂一顿,并且立马把这个外甥赶走。国难当头,军需关系重大,他不允许任何人打部队钱粮的主意,他把部队财务看的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关于爷爷为国捐躯的具体情况,除了他的战友,其实没有多少人清楚。抗战时期,通信非常困难,仅有的几封家书也不知道折腾到什么地方去了,或许是因为他是国民党军官,毁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
几十年后,家人才在南京第二档案馆找到相关具体档案。大概情况如下。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1938年国民政府将杨虎城部十七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蔚如,副总司令李家钰,下辖三个军,三十八军、九十六军和四十七军。赵寿山任三十八年军长,李兴中任九十六军军长,李家钰兼任四十七军军长。爷爷的部队属于九十六军177师。在抗日战争中,第四集团军坚守中条山两年多,硬是用数万名陕西冷娃的血肉之躯将日本侵略者挡在陕西境外。
1939年6月6日,入侵山西的日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周密准备,派出牛岛20师团全部,川岸37师团大部,配属山炮联队,野炮联队及飞行大队,约三万之众,分兵九路全线出击,东至张店,西到芮城,对我军守卫的中条山发起全面突然攻击,企图将我第四集团军的第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压缩在黄河北岸的狭小空间,分割包围,围而歼之。6月6日凌晨,面对日军偷袭,我军奋勇抗击,“六六”战役就此打响。6月7日,日本鬼子突破我军守护的中条山防线,8日占了平陆,9日占了茅津渡,将我几个军分割包围,九十六军军部、177师、独立四十六及四十七旅,被压缩和包围在平陆旧城、太阳坡、赵家坡、关家窝和后湾等地。我军处于北面是高山,南面是黄河的狭小空间。日本鬼子地面进攻外加飞机大炮日夜狂轰滥炸,我军部队伤亡惨重。6月9日,我们大部分军队乘着夜色,反方向向北突围而出。177师军需处等老弱病残,自愿留下来断后。大部队突围后,面对围上来的日本鬼子,素有冷娃称号的八百勇士,面向陕西,跪拜天地爹娘后,宁死也不愿向鬼子投降,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际,一起跳进滚滚黄河。也有说法是爷爷护送177师的军饷在鬼子围攻中,牵马驼军饷银元过黄河时,被日军飞机扫射而牺牲。不管那种说法,中条山战役中牺牲的数千中国军人中,就有爷爷这位177师年仅38岁的军需官。38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而我的爷爷为了保家卫国,他的生命在此画上了句号,人生之悲有甚于此乎?但从国家角度看,我爷爷与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所有将士一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人们敬仰。
中条山战役,是我们家人心中永远的痛。陕西冷娃以满腔热血,以破旧的汉阳造以及大刀长矛对抗用坦克大炮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保家卫国,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包括爷爷在内的中国军人都是最勇敢的人,是值得永远尊重和怀念的人。中条山战役后,孙蔚茹将军为纪念在战役中牺牲的陕军将士,奋笔写下豪迈诗篇《满江红》:
立马中条,长风起,渊渊伐鼓。目呲裂,夷岛小丑,潢池耀武。锦绣江山被蹂践,炎黄胄裔遭凃苦,莫逡巡,迈步赴沙场,保疆土。金瓯缺,只手补,新旧恨,从头数,挽狂风,作个中流砥柱。剿绝天骄伸正义,扫除僭逆清妖蛊。跻升平,大汉运方隆,时当午。
爷爷在中条山战役中马革裹尸为国捐躯之后,他和很多将士的遗体顺黄河水漂流而下,河南三门峡地界的老百姓自发组织打捞,军队派人辨认后,通知烈士家人到河南三门峡附近认领。政府确实将信息通知到了我家,只因是孤儿寡母,无法去河南认领爷爷遗体,只能请政府就地安葬。每每说到这里,全家人眼中都是泪花。不能见最后一面的无可奈何,非常渴望却无能为力的揪心,是亲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2017年清明节前夕,我们兄弟姐妹及家人驱车前往中条山战役旧址,凭吊为国捐躯的爷爷。我们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将陕西名酒西凤酒敬献给爷爷,并跪地磕头,以此表达对爷爷的缅怀之情。
时光荏苒,爷爷为国捐躯已有八十多年了,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现在的人们很难亲身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正是有像我爷爷一样的数千万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不惜以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年国家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将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任人欺凌的民族。我们应珍惜先辈们用头颅和热血换来的和平时光,以各自的智慧和勤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绵薄之力。
行文至此,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在内心发出呼喊:爷爷,您为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您的家国情怀永远值得后辈敬仰!爷爷,您用生命和献血换来了国家的尊严,永远是后辈的楷模。爷爷,愿您在天之灵安息吧!
作者简介:张展翅,陕西师范大学毕业,中学教师,民盟盟员。文学爱好者,喜爱时政评论和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