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白佛
近十余年来,我由于工程事宜,几乎跑遍了青海省的全境。每当我看到欣欣向荣的草原,崭新的城镇、寺院和牧舍,欢歌的牛羊和百灵鸟,仰望圣洁的雪山,又怎能不使我怀念起那位久别了尊敬的老人。他就是原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世拉茂夏茸白佛。
那是1970年的冬天,我刚进厂还没有分配工种呢,组织上委派张学锋和我带队,到南山寺脚下的原热水煤矿办事处大院去修筑西宁防空主干道。被编为17连2班,我任班长。班里不仅有我们低压开关厂的人,还有西宁电动工具厂、西宁灯具厂的职工。班里年轻人居多,我又是当过团支部书记的人,依靠老工人把班组管理的井然有序。在完成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我们班始终跑在全连的前列,就在完成竖井作业开始打隧道的,连部给我们分来了一名砖工。他姓夏,藏族,四十余岁,面目清秀,身材魁梧,技术活挺好。他也很快融进了我们这个朝气勃勃的集体之中了。
打隧道是个危险活,我和几位老工人,包括夏师傅总冲在前边。就这样我和夏师傅渐渐地熟悉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能说掏心窝子话的人是挺罕见的。一次大夜班休息时,我和他单独在一起,我说:"夏师傅呀,我看你不像个干泥瓦匠的人?",他先是一吃惊,又见我很真诚,冲我笑了笑低声说:"我过去是州长"。我也向他诉说了自己坎坷的经历。真没想到在这18米深的隧道里,我俩却成了患难知己了。
在那七个月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的举止言谈,在我心目中变得高大了起来,让我敬佩也让我落泪。有两件事,令我至今难忘,
夏师傅当时处境很艰难。他一家老少九口人,被迫搬进斜石巷一间陋室里,只能靠他时发时停的100元生活费来维持,若遇到家中有人生病,日子就更难熬了。一天,当他领上那100元钱匆匆赶回家却在西门口被小偷窃走了。"天啊,我的一家人可怎么活呀!"他迈着像铅块一样沉重的脚步前行着。就在经过三棵大榆树时,忽听背后有人喊了一声:"老夏!"他正转身时,一位戴墨镜的藏胞迅速将200元现金和100斤粮票塞在他手中,并说了一句"痛苦之时要挺胸,失乐之际要举头"。那人很快就消失了,真让夏师傅感激万分,却又不知道那位藏胞是谁? 夏师傅也没忘记那个滴水成冰的夜晚。他从工地下班往家走,正路过中南关长途汽车站时,突然被他的老管家阿噶端元看见了,扑在他的怀里痛哭失声。原来是老人家和乡亲们来给他一家人送吃的,在西宁整整三天找不到他。当老人扶着白佛踏进候车室的刹那间,众多的藏胞带着惊讶和喜悦的目光,纷纷起身情不自禁的脱帽、解开头巾,又齐刷刷的下跪,眼中饱含着怜佛的泪水。他连忙请大家坐下,自己盘坐在大家的中间,亲切问候和安慰着乡亲们,还讲述了陈毅付总理也在遭难的故事,来宽慰大家牵挂他的心。依依惜别时,他婉言谢绝了乡亲们成堆的礼品。夏师傅自己难,更知道藏胞们的艰难……
当西宁防空主干道即将竣工时,我们和夏师傅到照相馆里合影留念,依依不舍。我和夏师傅双手紧握,也坚信寒冬过后会有明媚春天。粉碎"四人帮"后,我和夏师傅还见过两次面,一次是1978 年五四青年节,在人民公园的大舞台上我俩见了面,我是代表西宁地区青年上台发言,夏师傅成了我们的首长。另一次,我任西宁民族金银首饰厂书记,为发展民族产品向他请教。他很忙,晚上在他家中接见了我。他高兴地给他的夫人介绍道:"我的班长来了",说得我挺不好意思的。夫人连忙沏茶,夏师傅还亲自给我削苹果。他满怀深情讲述,平反后上北京看望班禅大师的情景。我为他们真挚友谊,崇高的品德而深深感动。我也发现他的右膝已经出了毛病,行走艰难了。
自此以后,我只是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夏茸尕布副主任,白佛,他陪同十世班禅大师视察青海各地,奔赴西藏扎什伦布寺为五至九世班禅灵体开光大典忙碌的身影。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勤政廉洁、抱病工作,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直至1991年5月30日在西宁圆寂,享年63岁。我为他的离世而悲痛惋惜,是他那崇高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青海这片热土!
作者简介
程鹏,笔名:沙中柳,1949年5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原青海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工作部长,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青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人联谊会名誉会长。2015年9月,诗词《春到西宁》荣获首届全国诗词名家神州行(苏州)特等奖。2016年被授予“中华诗词100位优秀传承人”称号。2017年11月荣获第三届全国诗词名家神州行(福州)优秀诗词家称号。2020年9月诗词《好官尕布龙》荣获第六届世界杯一等奖。2023年4月荣获第十九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金奖。2024年4月荣获第九届诗词世界杯大赛特等奖。2016年4月散文《玉树行色》荣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荣获中华散曲《白雀奖》三等奖。著有个人诗文集《清清麒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