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药渣上的婚书
中药房的铜秤蒙着层薄灰。林素抓药的手很稳,苍白的指尖在黄芪、当归间游走,像在抚摸旧日伤痕。陶永康注视着她无名指的断茬——切口平整,显然是利刃所致。
"87年6月15日那晚,"他突然开口,"你们在钟楼解剖室做了什么?"
药碾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林素掀起眼皮,眼底泛着药汁般的浊黄:"陶医生现在倒关心起死人了?"她从柜台下抽出个发霉的纸包,"看看这个。"
油纸里裹着半张结婚证,照片被血渍污了大半,但还能辨出周慎行年轻的脸。而新娘的面容——被生生抠去了,只留下锯齿状的窟窿。
"马教授签的证婚人。"林素冷笑,"那晚他拿着解剖刀对我们说,要替天行道..."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她脖颈处一道陈年勒痕。
---
第七章:解剖课
医学院地下三层停尸间,冷气渗骨。陶永康掀开87年的停尸记录,指尖突然触到页缝里的异物——半片指甲,染着暗红的指甲油。
"当年那具女尸,"保管员老赵突然凑近,口臭混着酒气,"送来时右手无名指缺了一截..."
陶永康猛地合上册子。泛黄的纸页间飘落一张处方笺,上面是马教授狂乱的笔迹:
"林素饮药自尽,然脉搏未绝。周兄执意按计行事,吾今方知所谓殉情,原是一人赴死,一人旁观。"
日期:1987年6月16日凌晨。
顶灯突然滋滋闪烁,停尸柜的某个抽屉缓缓滑开一线。陶永康颤抖着拉开——空荡荡的钢板上,用血画着个歪斜的钟楼,楼顶悬着个绳套。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