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之游
王慧仙
2010年10月1日国庆节长假,儿子问我们去哪里玩,我说“附近的景点都去了,人又多,在家休息吧?”儿子说“十月金秋,气温不热不冷,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去远处吧?”正在酝酿中,儿子的同事来电话让我们一同去杭州。我说:“你带孩子去吧,年轻人一块玩,志同道合,我们就不去了。”儿子执意邀请我们去玩,盛情难却,就去了。
开车一个小时就到杭州了,杭州的同事已经准备好了一桌好吃的午餐等着我们。同事的父母是四川人,说话的口音有点难懂,但脸上都是热情的笑容。大家互相推让着坐在餐桌旁吃饭,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聊天。两个大概三岁的小孙女吃饱喝足后就开始跳啊、唱啊、背儿歌,逗得大人们笑得合不拢嘴,久久不愿离开包厢。
从酒店出发已是三点多了,在钱塘江边转了一圈,依照同事的安排,说要去绍兴。听说去绍兴,我可来兴趣了,因为对绍兴的认识是从小学课本里开始的,是鲁迅先生的家乡,从小对这座城市充满向往。
在绍兴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去柯岩、鉴湖、鲁镇风景区,它们位于绍兴市的郊区柯桥镇,这三个景点是联票,每人100元。买完门票从鲁镇入口,我们边走边谈,白墙黑瓦的建筑风韵、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街上的毡帽店、臭豆腐店、古玩店……当铺门口大大而醒目的繁体字“当”使我惊呼,原来听说是“祝当客时来运转的回头当”,看过《阿Q正传》《祝福》等鲁迅作品的人仿佛回到了鲁迅作品中的鲁镇,走在明末清初的古街上迎面碰到“祥林嫂”“阿Q”“假洋鬼子”等人物,仿佛时光倒流,进入了那个时代。
柯岩景区以独特的风采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二十多米高的人工大佛屹立在水池中央,精致的雕刻不得不使游客震惊。
再看到在青山的映衬下那个人工瀑布显得十分醒目,当走近看时,才发现气势磅礴,几十米高的镜月飞瀑在古藤绿树环绕的岩石上直泻而下,三岁的小孙女看到高耸入云的瀑布,大声喊:“瀑布、瀑布!”我启发孙女背唐诗:“那首诗里有瀑布啊?”她竟然背起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场的大人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好厉害啊!”
下面月牙形的潭水清澈见底,真想品尝一口。再到鉴湖码头乘画舫船,奇怪,船上只有我们一行八个人,儿子的同事们说:“这么清静的游船没坐过……”湖面碧绿碧绿,柔柔静静,清清亮亮,犹如古人描绘的“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湖岸的垂柳迎风飘动,如镜、如画,使人陶醉。还有最引人注目的白玉长堤宛若一条长长的青龙,静静地横卧在湖面上,桥下和周围的流水也宛若条条青龙,桥是巨大的石块修建的,两边没有护栏,走在上边就像直接走在水上一样,飘逸的感觉使人恍恍惚惚。走着走着听到悠扬婉转的唱戏声、二胡声,爱好音乐的几个年轻人直奔社戏台前的湖边看戏。
儿子好像我肚里的蛔虫,知道我的心愿,带我去看云骨和大佛。远眺两柱孤岩,从平地直插云霄,一左一右,一胖一瘦,浑然兀立,难怪柯岩以“云骨、大佛”最为奇绝。只见右者高有三十余米,上宽下窄,形体曲折,地围只有四米,耸立如锥,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中间有大大的两个字“云骨”,顶端古柏苍翠,老枝横斜交错,游人到此莫不感叹“奇观”。左者距云骨约百余步就是江南最大的圆雕石佛一尊,是利用一块高约二十多米的岩石雕凿而成的,十多米精美慈祥的半身如来佛镶嵌在岩石上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招呼着前来拜访他的中外游客。
遗憾的是还有各具特色的蚕花洞、七星岩、蝙蝠洞等景点,在时间老人的催促下没去看看。
感谢儿子带我游绍兴,让我实现少年向往,但此次旅行没做准备且走马观花,以后还想再去细细品味鲁迅笔下的鲁镇。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爱好写作、绘画、旅游等。早年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诗歌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