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魈娶亲夜
血雨停歇的第七日,铜锣坳的雾浓得化不开。
阮梦觉蹲在村口的老榆树下,指尖摩挲着从乱葬岗拾来的半截指骨。骨节处的切痕平整如刀削,与麻脸汉子缺失的食指断口如出一辙。远处传来唢呐声,凄厉如夜枭啼哭,一顶猩红轿子从雾中缓缓浮现。
轿帘低垂,四名轿夫赤着脚,脚踝系着褪色的红绳,每走一步,绳结便渗出一丝暗红。轿后跟着个黑袍道士,手中铜铃摇晃,铃舌竟是一截蜷缩的婴儿手指。
"山魈老爷娶亲咯——"麻脸汉子敲着铜锣开道,独眼在夜色中泛着浑浊的光。
梦觉的目光落在轿帘缝隙间——那里探出半只苍白的手,指甲缝里塞着暗红的泥垢,无名指上戴着一枚褪色的银戒。他心头一震,那分明是柳家姑娘的手!
队伍行至乱葬岗深处,黑袍道士忽然掀开轿帘。月光下,新娘的盖头被风吹落,露出一张腐烂的脸——嘴唇早已干瘪,露出森白的牙床,眼眶里爬满蛆虫。
"礼成——"道士高唱,麻脸汉子猛地掀开轿底暗格,真正的柳家姑娘被捆着手脚塞在里面,嘴里塞着浸血的布团。她的绣鞋少了一只,裹脚布松散开来,露出扭曲变形的足骨。
梦觉正欲上前,忽听得身后枯枝断裂声。回头望去,十几个村民手持柴刀围了上来,他们的右手——无一例外都缺了食指。
---
第五章 绣花鞋里的诅咒
地窖里弥漫着霉味和血腥气。
柳家姑娘被铁链锁在石壁上,脚踝磨得血肉模糊。梦觉撬开地窖顶板的缝隙钻进来时,她的瞳孔已经涣散,嘴里反复念叨着:"鞋...鞋..."
墙角堆着十几双绣花鞋,鞋头都绣着并蒂莲,针脚一模一样。梦觉拾起一只,鞋垫下赫然藏着一张黄纸,上面用血写着生辰八字——全是十六七岁少女的。
"他们拿我们的八字...配阴婚..."姑娘的指甲抠进石缝,指节泛白,"每做成一对...就剁一根手指...供奉给山魈..."
地窖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梦觉闪身躲进阴影,看见族长捧着个黑木匣进来。匣子打开的瞬间,柳家姑娘发出凄厉的哀嚎——里面整齐码放着二十余截指骨,每根骨节上都刻着细小的符文。
"你的时辰到了。"族长枯瘦的手指抚过姑娘的脸颊,"山魈老爷...就喜欢活人的手指头..."
梦觉的目光落在族长腰间晃动的钥匙串上——其中一枚铜钥匙,与柳家姑娘腕间"阴缘锁"的锁孔分毫不差。
---
第六章 井中窥天镜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梦觉撬开了祠堂后的古井锁链。
井绳腐朽不堪,掌心被磨得血肉模糊。当他降到井底时,靴子踩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是半块破碎的铜镜,镜面沾着早已干涸的血指印。
借着火折子的微光,他在井壁上发现密密麻麻的刻痕。最新的一道写着:"柳氏阿沅,庚午年七月初七",正是柳家姑娘的名字。而最旧的刻痕已模糊不清,只能辨出"道光廿三年...货郎...断指..."几个字。
水面突然无风自动。梦觉低头,井水映出的却不是自己的脸——一张浮肿发青的面孔缓缓浮现,嘴唇开合间,暗红的水草从七窍中涌出。
"逃..."水中的鬼魂吐出浑浊的气泡,"祠堂供桌下...有地道的..."
头顶突然传来纷乱的脚步声。麻脸汉子的独眼出现在井口,手里提着滴血的柴刀:"外乡人...井里的滋味可好?"
一块巨石轰然砸落,梦觉扑向井壁凹处,飞溅的碎镜片中,他看见无数残缺的鬼手正从水里伸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