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锈钉吟(上)
清明那日,满城的纸灰像黑雪般落在井沿。
丁卯用墨姑的剁骨刀刮取井壁的血锈,刀刃与青苔摩擦发出琴弦崩断般的声响。刮下的暗红色粉末在砚台里发出嗤嗤声——这方"亏心"砚此刻盛着七种液体:井水、砒霜盐、卤汁、血锈、墨汁、泪水和昨夜接的雨水。
"七魄调墨..."他念着父亲《墨池琐记》里最隐秘的配方,狼毫笔尖突然自己扭动起来,在宣纸上写下"丁世儒"三字。更诡异的是每个笔画都在渗血,横折处浮出细小的盐粒,竟自动排列成省立女师的校训:"贞静贤淑"。
前院传来钉棺材的声音。孙团长正指挥士兵用文庙拆下的椽子钉一副薄棺,每根钉子下去,就有一册《论语》从棺材缝里震出来。丁卯看见他们用的铁锤,锤头竟是用那口明代铁钟熔铸的,锤柄上还残留着"相濡以沫"的半句铭文。
墨姑的尸体在正午浮出井口。她怀里紧抱着的七本《烈女传》已经泡涨,书页间游出许多透明的小鱼,鱼眼里闪着《庄子》的铅字。最骇人的是她左颊的"盐"字刺青变成了活物——那是条用血锈喂养的蚂蟥,正扭动着排出黑色墨汁。
"看她的嘴!"保长突然尖叫。墨姑的牙关紧紧咬着一把黄铜钥匙,匙齿形状酷似"女"字篆书。丁卯掰开她下颌时,钥匙掉进砚台,七种液体突然沸腾,蒸腾的雾气里现出父亲当年在盐运使衙门的画面:他正用朱笔在《庄子》"应帝王"篇的批注里,暗记少女折价的密账。
---
第七章 锈钉吟(下)
申时的暴雨把血锈冲成了溪流。
丁卯在墨姑的胃袋里找到卷油纸,展开竟是《赎罪录》的提纲——笔迹与父亲绝类,内容却是用针尖蘸血锈写的。他忽然明白井壁血字为何年年更新:原来墨姑二十年来一直在用身体运输新的控诉!
孙团长突然癫痫发作。他抽搐的手指在地上抓出七道沟壑,每道里都涌出井水,水面浮着穿学生装的周蘩。军医翻开他眼皮时,瞳孔里竟映着丁卯父亲的脸,正在朱砂账簿上勾画"盐引折女"的条目。"是砒霜盐..."军医的听诊器突然爆裂,里面簌簌落下《女诫》的纸灰。
丁卯用黄铜钥匙打开了祠堂地窖。七口铁锅倒扣在霉烂的《族谱》上,每口锅底都铸着个不同的卦象。当他按《洗井偈》的顺序排列铁锅时,锅沿突然生出青绿色的火苗,火焰里浮现父亲临终场景:他拼命抓挠喉咙,吐出的不是血而是卤汁,地上积着的液体映出七张少女的脸。
子夜时分,井台的石缝开始渗血。丁卯把调好的"七魄墨"倒入井中,水面立刻凝结成镜。镜中父亲正在书房用砒霜水写《烈女传》序言,写罢掷笔,笔头恰好刺穿案头《庄子》里的"无为"二字。更骇人的是砚台边摆着盘卤猪耳,耳蜗里嵌着粒黄铜校徽。
五更鸡鸣前,丁卯完成了《赎罪录》。这册用血锈、砒霜盐和泪水写成的奇书,每一页都自动浮现父亲笔迹的批注。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时,砚台突然裂成两半,里面滚出七颗生锈的钉子——正是当年父亲钉死《盐铁论》书箱用的,每颗钉帽都刻着个少女的姓氏。
晨光中,丁卯将钉子一根根钉入自己左臂。鲜血顺着钉子锈纹流成"丁世儒"三字时,井底突然传来七声钟响——那是沉在井底的惊圣铃在无人自鸣。保长带人冲进来时,看见丁卯正用染血的手指在天井地面书写,而昨夜死去的墨姑竟站在他身后,用剁骨刀削下自己的刺青皮肤为他补全漏笔。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