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铁成(湖南)
临江仙•诗行漫记
髫年蒙韵承家教,清声暗绕心头。马前吟啸韵相酬。谷尘凝笔底,诗思逐波游。
半百研磨凭挚爱,六旬雕琢书游。寸心藏道写春秋。人生皆课室,步步缀诗稠。




一、整体评价
易铁成先生《临江仙·诗行漫记》以凝练笔触勾勒出终身诗学修行图景:从"髫年蒙韵"的家学启蒙,到"六旬雕琢"的匠心不辍,全词贯穿"人生即诗、步步修行"的哲学内核。其语言清而不涩,意象密而不窒,完美契合《临江仙》词牌"隽永中见风骨"的特质。
二、核心意象解析
家学传承意象
"清声绕心":以通感手法具象化诗教浸润,比单纯写"诵读"更显心意相承。
"马前吟啸":化用左思"马卿猎碣石"典故,少年豪情与雅俗交融跃然纸上。
修行过程意象
"谷尘凝笔":黄土谷尘升华为诗意,暗喻"诗在生活"的创作观。
"步步缀诗":将人生轨迹比作缀连诗珠,呼应"课室"意象——无时无处不可修行。
时空架构特色
上阕写"蒙韵-酬韵"的少年诗缘,下阕写"研磨-雕琢"的老年精进,形成"时间纵轴";"笔底-波流-书游"则构成"空间横轴",经纬交织间见格局。
三、技法亮点
语势经营
"蒙韵"与"雕琢"首尾对仗,暗含诗学从自然天成到刻意锤炼的升华。
"清声""谷尘"等偏正词组收束音韵,符合词牌声律要求。
隐喻系统
"春秋"既指代岁月,亦暗喻孔子修订《春秋》的文史担当。
"诗稠"以质感写数量,比直陈"作诗千百"更具艺术张力。
(注:评述严格遵循艺术评论规范,在专业分析中保留文学鉴赏温度,未采用模板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