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州赵氏双胞胎同时考入清北之美文
一罗培永
渝东形胜,古属巴郡,今曰忠州。其地山连蜀栈,水接荆江,钟灵毓秀,代有俊贤。岁在乙巳,夏麦初黄,有赵氏孪生二子,名宏立、宏志者,应天子策试,同登甲科。兄被清华之选,弟膺北大之征,一时里巷轰动,朝野传扬。缙绅叹其异,媒体竞其详,皆谓斯事可书,以励来者。
赵氏非阀阅旧族,乃耕读寒门。父以负薪为业,母以纫缝营生,晨兴夜寐,仅足温饱。然三子皆慧,长兄早岁入蜀大,今已攻博士之阶;双生兄弟更继其志,联袂破壁,直上青云。当是时,里中设筵,贺客盈门。车骑塞途,冠盖相望,记者麇集,笔札如林。或问曰:"二君学业卓荦,必延名师、就私馆乎?"兄弟闻言,相视而笑,齐摇其首。
宏志年方十八,眉宇轩昂,对曰:"塾堂四十分钟,实乃金玉之论。吾每课前预习,如探骊珠,疑难之处,默识于心。及师讲授,如叩洪钟,一点即通,豁然开朗。"宏立性沉毅,继而言曰:"吾好攻坚,一题之难,可穷旬月之力。冥思苦索,废寝忘食,一旦得解,则快意如登泰岳,俯瞰群山。"又诫诸生曰:"学不必死磕,劳逸相济,乃见神效。该玩则纵意驰骋,当学则凝神贯注,此谓张弛之道。"
父母立于侧,衣布素,面黝黑,朴讷而笑曰:"学业之事,吾辈未尝强也。既不解经史子集,亦不懂勾股弦章,唯知力耕不辍,使儿辈无冻馁之虞,专心向学而已。"语未毕,座中皆叹:"斯真贤父母也!"
昔者孟母三迁,只为择邻;欧母画荻,以教其子。今赵氏父母,虽无孟母之智、欧母之慧,然能守拙存真,不扰其子,使自驰骋,是亦大道也。家徒四壁,而书声不辍;甑有尘埃,而笔砚常新。父母以汗沃田,子女以勤补拙,此非天伦之至乐乎?
观夫今之世,补习班如过江之鲫,教辅书若积薪之丘。家长焦灼如焚,子弟劳瘁似犬。晨趋夜赴,无片刻之闲;金帛耗费,若流水之逝。然成绩未进,反增厌学之心,何哉?盖学贵内驱,非外铄所能致也。强牛饮水,牛终不饮;按头强灌,水终不入。此理之明,昭如日月。
忆昔髫年,未闻补习之名,遑论私教之费。唯恃课堂之闻,课后之思,晨诵暮省,日积月累,亦多有登科入仕、成贤成圣者。赵氏兄弟之事,犹农人种田:父母松其土、施其肥,而苗自生根、自发芽,历风雨而不凋,经霜雪而弥茂,终成合抱之木。
宏志有言:"预习如先锋探路,明其险夷;师授如明灯照途,豁其迷障。"此乃学法之要。课前预习,则难点自现,听课如破竹;课后复习,则要点自明,记忆如刻石。宏立亦云:"难题如砺石,磨吾锋芒;劳逸如蓄电,充吾精神。"此乃治学之道。攻坚则智识日进,休憩则精力日充,张弛有度,方得始终。
父母之助,不在喋喋教诲,而在默默支撑。不迫其学,使其志自扬;不扰其思,使其神自凝;不忧其贫,使其心自专。此所谓"为之计深远"也。故虽处寒门,能成贵子,非幸致也,实赖其志、其法、其心。
或曰:"今之父母,何以异于是?"曰:"溺于焦虑,惑于虚名,掷金如泥沙,驱儿如牛马。或曰'不能输在起跑线',或曰'别人皆补我何独不补',终至子疲亲困,徒增叹惋。"如邻舍之子,日课于补班,夜疲于习题,然成绩常居下游,父母急如热锅之蚁,此非明证乎?
教育者,非填鸭也,乃燃灯也。灯明则自照,志立则自进。有灯则夜行不惑,有志则攻坚不难。赵氏兄弟,以自律为舟,以方法为楫,以父母为港,终抵彼岸,斯真才也。
《礼记》曰:"教学相长。"今之教者,多以利为先,以填为法,失其本矣。赵氏兄弟,自学成才,证明真才实学,不在补习之多,而在课堂之专、自律之强。此理之要,值得深思。
网友感其事迹,谓曰:"这家人太励志了,寒门出贵子,全靠一股拼劲儿。"诚哉斯言!古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信然。苏秦刺骨,终佩六国相印;匡衡凿壁,亦成一代名儒。今赵氏兄弟,虽无苏秦之苦、匡衡之艰,然其勤其韧,亦足以继先贤之迹。
说到底,学习效率高不高,不在补习之多寡,而在方法之优劣。预习如探路先锋,可识迷途;难题是磨刀石,可砺锋芒;劳逸结合就是充电宝,可续精力。父母的支持,不是指手画脚,而是默默守护;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静待花开。
昔孔子教弟子,因材施教,不强一律。颜回闻一知十,孔子赞其贤;子贡利口巧辩,孔子许其才。今赵氏父母,虽未读孔孟之书,然能顺其子性,不施强压,是亦暗合圣道也。故其子弟,或喜攻坚,或善预习,各展其长,各成其才。
这故事给天下父母敲警钟:别迷信补习,培养孩子自觉性才是王道。自觉则心专,心专则智达,智达则业成。此理之必然,非偶然也。
忠州之山,巍峨挺拔,如赵氏兄弟之骨;忠州之水,清澈见底,如赵氏兄弟之心。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壮,兄弟相得,如山水相依,共成奇观。
寒门出贵子,非天之所赐,乃人之所为。拼劲如星火,可燎原;韧劲如滴水,可穿石。赵氏兄弟,以星火之微,成燎原之势;以滴水之力,穿顽石之坚,斯可赞也。
今作此文,非为猎奇,乃为明志。愿天下父母,睹此而思,毋再惑于补习;愿天下学子,睹此而勉,毋再懈于己力。则栋梁之材,将不绝于世矣;盛世之基,将永固于斯矣。时维仲夏,嘉讯远扬,谨书其事,以励来者。有诗为赞:
赞赵兄川大博士
巴山砺志廿年功
蜀水滋兰气自雄
笔底波澜惊座客
书中丘壑卧蛟龙
青灯未负凌云志
黄卷终成盖世功
更待鹏抟三万里
长鲸跃海贯长虹
贺宏立入清华
破壁终登紫府阶
锋芒初露鬼神骇
一题苦究周星转
万卷精研晓雾开
静里观心通数理
闲时纵意越尘埃
他年若展经纶手
定使清华映日裁
贺宏志入北大
预探迷津早着鞭
课堂四十意尤专
灵思每向毫端涌
捷悟常随讲席穿
北大堂深容骥足
青春笔健绘中天
莫言年少多疏阔
已见锋芒逼斗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