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篇:《鼾声与算盘声》
赵贵下葬那日,落着细密的雨。泥土吃不住劲,棺木刚入穴,便听得"咕咚"一声,像是大地打了个饱嗝。李三站在坟前,蓑衣上的水珠串成帘子,手里攥着半壶烧酒——原是带给赵贵的,临了却自己灌了下去。
"贵叔这辈子,算是个明白人。"他突然道。 我愕然:"他终日昏睡,明白在何处?" "他明白人生苦短,所以用睡觉来延长。"李三的喉结动了动,"可惜算错了账,睡着的日子不作数。"
乱坟岗的野狗嗅着新土气息而来,李三抬脚踢起块石子,那畜生便夹着尾巴逃了。它的肋条在皮下起伏,像极了赵贵生前打鼾时的模样。
回程路过茶馆,跑堂的正在擦拭赵贵的"宝座"。桐油抹过,那人形的凹陷竟显出几分狰狞,仿佛有张模糊的脸正从木纹里浮出来。老板嫌晦气,第二日便把那长凳劈了当柴烧。火光里,有人信誓旦旦说听见了打鼾声。
李三的铺子日渐红火,货架上添了洋火、钟表等新奇物件。他夜间仍点着长明灯,有回我见个穿学生装的青年在灯下看书,眼镜片上反着光,像两轮小月亮。后来才知是李三资助的穷学生,如今在省城念师范。
"点灯费油。"我提醒他。 "灯油钱比眼油便宜。"他指着账本某页给我看,上面记着"灯油—心智启蒙专项支出"。
城隍庙的庙祝某日突然来访,说赵贵托梦要件棉袄。"鬼也会冷?"李三笑着裁了块新布。夜里我见他往棉絮里塞纸条,借着月光瞥见"契约"二字。后来庙里小乞丐们都穿上了拼布棉袄,衣角都缝着数字编号。
清明时节,李三带着学生去乱坟岗。他们铲平了赵贵坟头的杂草,却立了块无字碑。学生说要题"醉梦先生之墓",被李三制止:"活着时尚且认不得自己的路,死了要碑文何用?"归途中学生吟诵"众人皆醉我独醒",李三突然大笑,笑得咳嗽起来,吐出口带着铁锈味的痰。
入夏后,城里流行"觉醒丸"。药铺掌柜拍着胸脯保证,此药能让人"双目如电,洞见未来"。李三买了两颗研成粉,掺在粗茶里送给打瞌睡的脚夫。当夜那脚夫狂奔三十里,天明时瘫在沟渠边喃喃:"我看见祖宗在阴间也要交租子..."
茶馆新来了位说书先生,专讲"睡仙陈抟老祖"的故事。听众们哈欠连天,倒比说书人更像个修道的。唯有个缠足老太太听得起劲,她袖子里揣着绣花绷子,听一截故事绣几针,帕子上渐渐显出个侧卧的人形。
中秋夜,李三在铺子前摆出月饼。分到最后,多出一块。"给贵叔留着吧。"他说着把月饼供在无字碑前。次日清晨,发现月饼被啃了一半,齿印参差,不像人牙所为。
最近城里兴起"催眠学会",入会者皆着白色睡袍,宣称要在梦中创造新世界。他们的会所正对着李三的铺子,白日里窗帘紧闭,半夜却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有次我亲耳听见:"你在梦里偷了我的灵感!""放屁!那是我第八重梦境里的专利!"
昨夜暴雨,长明灯被风吹得摇晃。李三添灯油时,突然对学生说:"你看这灯罩上的蛾子。"那虫豸早已烤焦,却仍保持着扑火的姿势。"贵叔总说飞蛾傻,其实它们比人明白——灯灭了,黑暗也不会消失。"
今晨发现催眠学会的人集体失踪了,只留下满地睡袍,像蝉蜕般保持着人形。有人说看见他们梦游着往北去了,也有人说这是"白日飞升"。李三在账本上记下:"七月廿九,收留弃置白袍六件,改作包扎布。"
乱坟岗最近很热闹。无字碑前常出现酒渍,偶尔还有半截烟卷。昨夜守墓人信誓旦旦,说听见碑下有算盘声。今早我去查看,见碑底裂缝里长出一株野草,叶片圆润如铜钱,风过时沙沙作响,倒真像在数钱。
茶馆老板终于换掉了所有条凳。新凳坚硬如铁,再磨不出人形凹陷。老主顾们抱怨坐着屁股疼,渐渐来得少了。倒是有些陌生面孔常来讨论"铁凳子与民族脊梁的关系",他们讲话时总盯着房梁,仿佛那里挂着救国良方。
李三的背更驼了。他现在看账本要戴老花镜,镜腿用麻绳缠着。学生从省城寄来的新式眼镜被他锁在柜里,"太亮,照得人心里发慌。"他说这话时,手却摩挲着柜门上的钥匙。
前日路过城隍庙,见庙祝正给新塑的睡梦罗汉开光。那罗汉面容竟与赵贵有七分相似,尤其是一双似睁非睁的眼。供桌上摆着催眠学会的签到簿,香炉里插着他们没带走的铜哨——据说是用来唤醒梦中人的。
暴雨又至。李三的长明灯在雨幕中变成一团毛茸茸的光晕。学生撑着油纸伞站在灯下背书,突然指着地面惊呼。原来他的影子与李三的重叠在一起,在墙上映出个巨人般的轮廓,右手还保持着拨算盘的姿势。
睡梦罗汉的香火很旺。求签的多是穿长衫的年轻人,他们跪拜时,后颈的脊椎骨凸起如算盘珠子。解签的庙祝最近学会了新词,总把"内卷"挂在嘴边,虽然多数香客听成"内倦",反倒觉得更贴切些。
李三开始教小乞丐们打算盘。无家可归的孩子手指冻得通红,却在冰凉的算珠上练出了热气。有个特别伶俐的,已经能算"百子图",李三便奖励他自己记账。那孩子第一笔写的是:"收,李掌柜给的未来,壹个。"
昨夜子时,茶馆废墟突然传来喧哗。早起的人说看见赵贵的鬼魂在数新条凳,数到第七张就哭起来。李三听闻后,特意往废墟送了套茶具。青瓷盖碗底款赫然是"清醒"二字,也不知是何时烧制的。
今晨发现无字碑上爬满藤蔓,叶片形状竟酷似账本页码。风过时,整座坟茔沙沙作响,像在核算百年盈亏。李三站在碑前听了半晌,突然说:"贵叔终于学会记账了。"他笑得咳嗽,这次吐出的痰里,有粒未化的觉醒丸。
---
后续情节提示:
· 铜钱草的蔓延:乱坟岗的无名碑周围将长出更多奇异植物,叶片纹路逐渐形成文字
· 铁凳子的秘密:茶馆新换的硬凳内部被发现刻满"觉醒"咒文,坐过的人开始做相同的梦
· 罗汉的眼泪:睡梦罗汉像在某日清晨被发现有泪痕,香炉里的灰烬组成模糊的账目数字
· 长明灯变异:李三的灯芯某夜突然爆出灯花,投影在墙上的影子开始自主行动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