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特刊
作者:唐增虎(山东)
鹧鸪天(南唐李璟体.词林正韵第七部)
咏电工
铁塔凌云接远天,银线飞架越川原。
风摧雨打浑无惧,暑烤寒侵岂肯闲。
灯万盏,梦千般,微光点亮万家欢。
丹心不负苍生望,汗洒征途美誉传。
喜迁鹭(韦庄体.词林正韵.先部)
秋韵
疏桐坠,晚枫燃。云淡雁声连。
露凝篱菊韵清妍,风拂桂香绵。
蝉渐休,花多灭。月浸浅塘波澈。
夜温偷换莫辞闲,杯酒对秋山。
沁园春 (苏轼体.词林正韵.第七部)
延边游
长白人家,图们环流,胜境延边。
风情异,正糕甜酒洌,味溢佳筵。
回眸岁月烽烟,有英烈挥戈卫故园。
凭栏眺,这江山如画,醉了尘寰。
.
《生活赋》
唐增虎(山东)
霜雪曾压肩头沉,汗浸工装透几层。
爬杆架线迎朝暮,扳手拧碎月西沉。
也曾为单费唇舌,常因故障踏泥泞。
酸甜尝遍肠内热,苦辣咽完眼更明。
忽有乡邻递温酒,笑说灯火照前庭。
百项工程凝汗血,一度一瓦系民生。
如今孙绕膝前闹,窗映晚霞暖茶腾。
晚成大器非侥幸,半世耕耘自有声。
莫道因果无凭据,公道在人心上秤。
善恶终有轮回日,苍天何曾负赤诚?
纵使青丝成白雪,留得光明照一程。
笑看人间风波定,不愧匠名不愧生。
生活从不是坦途,风雨坎坷恰是雕刻人生的刻刀。身为电工,爬杆架线的艰辛、故障抢修的焦灼,是工作的日常;客户的不解、任务的紧迫,是生活的调味。酸甜苦辣浸润的岁月,磨出了坚韧,也沉淀了智慧。
百项工程的点亮,是对“节能降损”承诺的践行;“光明使者”的赞誉,是“造福一方”的见证。这印证了因果的真谛:种下奉献的种子,终会收获民心的果实。
如今安享天伦,看孙辈绕膝,方知“先苦后甜”的深意。大器晚成不是偶然,是半世坚守的必然;人过留名无需刻意,公道自在人心。天道轮回,善恶有报,正如亲手点亮的灯火,每一份付出,都在时光里留下温暖的印记。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只要不愧对“电工师表”的初心,便是对生活最好的答卷。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词林正韵.第七韵)
镜泊湖
翠岭抱澄渊,
雾锁渔船。
毛公峰隐白云边。
静卧龟山湖碧里,
倒影涵天。
弦鼓闹晴川,
笑逐舟前。
镜湖飞瀑挂晴川。
盛世湖山皆入画,
福泽千年。
(附一首新诗)
《咏初秋》
风把蝉鸣拧得细了
梧桐叶在檐角转了半圈
才肯跌进新凉
云絮被晒得发白
像谁抖开洗旧的棉絮
铺在渐高的天上
篱边的菊还没醒
草尖却悄悄凝了露
星子落进去时
溅起半声虫唱
暮色比七月深了些
炊烟漫过竹篱时
顺便把桂香
揉进了晾衣绳上的蓝布衫
作者简介
唐增虎,1958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山东泰安人,国网山东电力淄博供电公司退休,工程师,技师,用电专家,电工培训中心校长。自小爱好散文诗歌,多年来在报刊发表近三百篇。系临淄区和淄博市诗协会员;临淄区作协会员,青州市诗协会员,淄博散文学会监事长,淄博哲学学会理事,山东收藏家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半月刊特约作家;官方艺术国礼鉴定顾问;中国诗人作家网会员,红柳诗社名誉社长,世界诗歌联盟创作集团总裁。
被誉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荣获:《新绪杯》金奖,签约诗人和特约作家;
青年文学杂志社优秀作家;
《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等。
笔名:虎乐为善(博客微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