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夏明智,男,汉族,作家诗人,大专学历,祖籍湖北省郧西县老北街,定居武汉,笔名,郧西人。CCTV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栏目特邀文化顾问。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作家网》认证诗人。系清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中国《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
长期深耕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安徽诗歌》《当代文学》等数十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并入选《中外诗人》个人作品专辑。作品《窖洞里的真理》荣获2025年度当代文学家•冰心文学奖“中国文学创意奖”,其作品《念奴娇•夏日》获中国百家文化网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作品大赛金奖,全国第十届“中华诗人节•端午诗会”诗词歌赋征文比赛一等奖,获“全国诗坛明珠•十大诗人”“端午诗会•第十届中华诗人奖”等荣誉。歌词作品《长情相伴》获“廿载华章•乐动山河”金韵杯感动中国20周年原创词曲创作铜奖。二0二五年“辽河源杯”诗词大赛获二等奖,第五届“盛世华诞•献礼袓国”锦绣华章文学奖获三等奖等。其二十一首诗词被“中国文化进万家书画艺术中心”及“中国集邮宣传中心网”收录,由中国邮政权威发行。

烽烟铸鼎赋——抗战烽火中的铁血丹心
文/夏明智
序章·山河泣血
朔风裂云,九域苍黄,卢沟晓月浸染残阳。东瀛孽火焚我金瓯,白山黑水间骤起悲笳;淞沪硝烟蔽日,三十万忠魂铸就铁壁。当是时也,倭奴肆虐平津,蛇信舔舐沪杭;南京血浪吞雉堞,武汉烽燧映大江。然华夏脊梁未折,炎黄血脉犹烫——看呐!三百万将士执干戈卫社稷,四万万生民掬热土筑城墙。此赋当于刀丛觅花,焦土寻芳,录麟阁将星光芒,照民族脊梁铿锵!
第一章·铁血先锋
赵登禹白袍银铠破晓霜,喜峰口上月如钩,大刀队踏碎寒芒。"杀"声裂长空,倭盔落幽燕,夜袭血溅青铜剑。谁言汉家男儿只善守?大刀片劈开倭胆丧!及至南苑血战,弹雨穿金甲,马革裹忠肠。将军头颅悬高杆,犹带卢沟晓月霜——"抗战首殉之虎贲",以血肉为城垛,教倭奴识中华铁骨铮铮响!
张自忠者,襄河浪涌葬忠良!南瓜店外秋风狂,弹尽粮绝守危冈。身中七弹犹呼"杀贼",血染征袍化碧涛。倭酋惊拜葬仪肃,蒋公挥毫题"尽忠"。台儿庄前破坂垣,枣宜会战铸国殇。上将星陨山河咽,连敌寇亦垂首列阵送灵榇——此谓"军人楷模",以性命作火种,点燃千万儿郎胸中那团不灭的烈焰!
第二章·中枢柱石
李宗仁执纛台儿庄,十万旌旗卷平冈!藤县血战三日余,孙连仲部死守不退让;汤恩伯军奇兵出,围歼矶谷师团如虎啖羊。捷报飞传惊世界,首挫倭奴锐气狂!此非独胜,乃民族信心之滥觞——看那!青天白日旗下,五万倭尸垒作耻辱碑,而中华旗帜猎猎飞扬!
卫立煌号"虎将"镇中条,忻口烽火照天烧。十数昼夜拉锯战,日军寸步难移如陷胶。更领远征军入缅,野人山中风餐露宿,枪挑密支那,炮轰同古渡。滇缅路通油管响,驼峰航线破云霄——此乃"五虎上将"之威,以铁血打通国际血脉,使抗战大动脉永不断流!
第三章·铁军统帅
王耀武带七十四军,上高城里布天罡!罗卓英麾下钢军吼,歼敌三千如探囊。万家岭内围歼战,一〇六师团化烬灰;湘西雪峰山麓,两万八倭奴尽埋葬。日军闻风称"活阎王",铁军战旗猎猎扬——此谓"抗日铁军"之魂,以钢铁意志铸就移动长城,令敌寇每见徽记便心惊胆丧!
杜聿明驭钢铁洪流,昆仑关前斩钢狼!第五军战车碾碎"钢军"梦,郑洞国率部肉搏血染钢枪。东瓜保卫战,戴安澜师击毙五千倭奴;野人山突围,残部星火仍燎原。史迪威赞"最能干",机械化部队展锋芒——此乃"铁骑统帅"之智,以现代战争理念破传统倭奴之狂!
第四章·孤胆英雄
戴安澜率二百师远征,同古城头月色凉。弹片穿肺不退让,重伤犹举战旗扬。"师长死了又何妨?只要华夏有儿郎!"东瓜歼敌五千众,棠吉攻坚破敌胆。野人山里星陨落,遗骸归国泪千行——此谓"域外战神",以血肉之躯丈量中缅山水,教异邦土地亦刻华夏英名!
孙立人握英美械之利刃,仁安羌解救七千英伦郎!孟拱河谷歼敌一万二,敌我伤亡比三十比一创辉煌。获三国勋章耀寰宇,林旺巨象驮忠骨返故乡——此乃"东方隆美尔",以东方智慧融西方战法,使中华战旗飘扬于国际疆场!
第五章·绥远烽火
傅作义守绥远,百灵庙外雪飞扬!大刀队再显神威,夜袭敌营如虎入羊群;五原大捷首克复,日伪军尸横遍野血成江。绥西三战定河套,伊盟烽火照天狼——此谓"塞北擎天柱",以绥远为盾牌,护我西北粮仓不失,更显"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之豪壮!
终章·鼎铭千秋
嗟乎!八载烽烟漫九州,三千五百余战血未收。今观台儿庄残垣弹孔,昆仑关古道杀声;宜昌石牌峭壁忠魂,腾冲国殇墓园柏森森。诸君可知?台儿庄倒下的身躯托起民族脊梁,远征军坟茔忠骨铺就国际桥梁。王耀武"铁军"战旗犹在台北忠烈祠飘荡,杜聿明机械化车轮仍在昆明博物馆诉说荣光。
值此胜利八十周年,当铸青铜鼎铭曰:"倭奴犯境,九州同仇;铁血儿郎,誓守金瓯。"愿后世抚鼎思之:和平非天赐,乃先烈以命相搏;复兴非易事,须我辈砥砺前行。谨以此赋告慰忠魂——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注:
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国军将领及其主要贡献:
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
战绩: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军坂垣师团,枣宜会战殉国(国军最高将领牺牲),被追授陆军上将。
评价:以身殉国,日军为其举办葬礼,蒋介石称其“尽忠报国”。
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战绩:指挥台儿庄战役歼敌1万余人,中国首次正面战场大捷。
评价:国际认可的“台儿庄大捷”指挥官,奠定其抗日名将地位。
卫立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战绩:忻口战役歼敌数万,1943年远征缅甸打通滇缅公路。
评价:日军称其“支那虎将”,蒋介石“五虎将”之一。
傅作义(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战绩:百灵庙大捷(1936年)、五原大捷(1940年,首次收复失地)。
评价:北方抗日名将,绥远抗战声名远扬。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战绩:万家岭战役全歼日军106师团,四次长沙会战歼敌十余万。
评价:叶挺赞其与平型关、台儿庄齐名。
杜聿明(第5军军长)
战绩:昆仑关战役歼灭日军“钢军”第21旅团5000余人,远征缅甸东瓜保卫战重创日军。
评价:机械化部队指挥专家,史迪威称其“国民党最能干将领”。
戴安澜(第5军200师师长)
战绩:昆仑关战役重伤不下火线,东瓜保卫战击毙日军5000余人,后牺牲于缅甸。
评价:远征军先驱,壮烈殉国。
王耀武(第74军军长)
战绩:万家岭战役全歼日军106师团,上高会战歼敌3000余人,湘西会战歼敌2.8万人。
评价:日军称其“活阎王”,第74军获“抗日铁军”称号。
孙立人(新一军军长)
战绩:仁安羌大捷解救7000英军,孟拱河谷战役歼敌1.2万人,缅甸战场歼敌5万余人。
评价:获中、美、英三国勋章,敌我伤亡比达1:30。
赵登禹(第132师师长)
战绩:喜峰口战役率大刀队夜袭日军,1937年殉国。
评价:抗战初期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