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孤灯初现
第一章·断剑残影
秋雨如绵,已连下了七日。
山道旁的"忘忧酒肆"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孤零。油灯昏黄,照不亮三张桌子,却足够映出角落里那个独饮之人的轮廓。
叶孤灯。
他喝酒很慢,每一口都要在唇齿间停留许久,仿佛不是在饮酒,而是在饮一段往事。桌上横着一柄剑——严格来说,那已不能算剑,剑身从中间折断,只余二尺三寸,断口处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像是被血浸透后又风干了三十年。
"客官,小店要打烊了。"掌柜第五次过来擦拭那张本就干净的桌子,粗布在剑身上抹过,沾了一层细密的霜。
叶孤灯忽然按住掌柜的手腕。掌柜一惊,发现这个醉汉的手指竟比剑还冷。
"你认得这柄剑?"
"不...不认得..."
"那你为何发抖?"
掌柜的喉结滚动着,额头渗出冷汗。就在这时,檐下铜铃突然急响——不是风吹,是被一枚透骨钉击中的声响。
十二道黑影破窗而入时,叶孤灯的断剑已经出鞘。第一剑刺穿油灯,飞溅的火星中,他看见为首黑衣人腰间的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半张哭脸。
断剑刺入第三人咽喉时,叶孤灯闻到了熟悉的沉水香。这个味道他十年前在漠北见过,当时闻到的人现在都成了白骨。
最后一个黑衣人倒下前,死死攥住了他的衣角:"九霄...玄经...在苏..."话未说完,瞳孔已散。叶孤灯掰开他僵硬的手指,发现掌心用血画着半轮残月。
雨更大了。他站在尸体中间,断剑滴血,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也有人这样站在血泊里对他说:"灯儿,剑断了,人不能断。"
第二章·血染青楼
三日后,扬州最繁华的胭脂巷。
"醉月楼"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照出匾额上那道陈年剑痕。叶孤灯站在对街屋脊上,看着手中青铜令牌——哭脸的另一半,应该就在这座青楼里。
子时三刻,他潜入顶楼厢房时,闻到了比胭脂更浓的血腥味。雕花屏风后,一个雪白的身影正在擦拭匕首。
"看够了吗?"声音像冰下的流水。
叶孤灯的断剑抵住她后心时,女子突然转身。月光照出一张足以让江湖沸腾的脸——柳叶眉下嵌着两颗寒星,唇色却艳得像刚饮过血。
"苏断肠。"她报出名字时,匕首已抵住他心口,"你比传闻中慢了些。"
楼下突然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十二个戴着哭脸面具的黑衣人破门而入时,苏断肠的袖中飞出七根银针。最前面的三人倒地抽搐,伤口却不见血。
"闭气!"她突然拽着叶孤灯跃出窗外。身后整层楼炸开惨绿色的毒雾,瓦片上传来血肉腐蚀的滋滋声。
他们在秦淮河的画舫上落脚时,苏断肠吐出一口黑血。"你中了毒。"叶孤灯看着她的指甲渐渐泛青。"是'长相思'。"她笑得凄艳,"没有解药,七日必死。"
河面飘来焦糊味,对岸的醉月楼已陷入火海。火光中,叶孤灯看见她锁骨下的残月胎记——和死者掌心血图一模一样。
第三章·夜雨惊魂
第五天夜里,他们在破庙躲雨时遇到了萧夜雨。
当时苏断肠的高烧刚退,正枕着叶孤灯的腿昏睡。庙门突然被风吹开,雨丝斜飞进来,却在门槛前三寸处自动分开——像是有柄无形的剑斩开了雨幕。
"十年不见。"黑衣剑客站在供桌上,雨水顺着斗笠滴成银线,"你的剑还是断的。"
叶孤灯的手按上剑柄时,发现供桌下的尘埃竟凝成细小剑痕——这人踏进庙门之前,剑气已至。
萧夜雨的剑出鞘时没有声音。第一剑削断了菩萨的左耳,第二剑刺穿叶孤灯右肩时,苏断肠突然扬手。三根银针穿透雨幕,却在触及黑衣前突然转向,钉入她自己胸口。
"移花接木?"萧夜雨终于露出惊讶,"苏家的人不是死绝了吗?"
叶孤灯的断剑就在这时刺入他肋下三寸——三十六个门派研究过萧夜雨的剑法,只有叶孤灯知道,他每次出剑前,左肋会先绷紧半分。
暴雨倾盆。萧夜雨退到庙门口时,摘下了斗笠。叶孤灯第一次看清他的脸——那道从眉心划到嘴角的疤,和自己梦里的伤痕分毫不差。
"下次见面,我会用完整的剑杀你。"萧夜雨的身影消失在雨夜中,声音却留在梁上回荡,"就像当年杀你父亲那样。"
苏断肠的毒又发作了。叶孤灯撕开衣襟给她包扎时,发现她心口纹着一行小字:"九霄玄经,天机血启"。
(第一卷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