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浮世苍茫
第十五章 青铜宫殿
---
1
海底没有声音。
2006年的百慕大三角,潜水器探照灯照亮青铜殿门的瞬间,宋振山的耳机里传来刺耳啸叫。门缝渗出的不是海水,而是粘稠的孔雀蓝液体,在强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更诡异的是门上的浮雕——七个穿不同年代服饰的田杏枝,围着一口刻满二进制代码的铜钟。
"氧气存量30分钟。"对讲机里传来驾驶员颤抖的声音,"宋教授,声呐显示殿内有...有心跳频率。"
宋振山触摸铜门的手突然僵住。
门内传来清晰的、用指甲刮擦金属的声音——摩尔斯电码的【SOS】。
---
2
神农架的月光是蓝色的。
疤痕女工留下的铜钱在雪地里发烫,指引考古队找到被冰封的青铜碑。碑文记载着西周时期的"七星锁天阵":
以七女骨为匙,七铜心为引,可锁时空七百年
当年轻助手擦去冰霜,露出碑底的小字时,队长突然呕吐出金属颗粒——那行字是用现代简体中文写的:
"田秀英 1999年立 病毒将临"
冰层下传来齿轮转动声。整块碑突然下沉,露出地下甬道。腐臭味涌出的同时,探照灯照亮了洞壁上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
那是台覆盖整座山脉的巨型计算机。
---
3
铜钟里的女人在哭。
2024年的宋振山站在时空管理局观测台,看着屏幕里2006年的自己推开青铜殿门。钟内蜷缩的身影抬起头,左眼是机械,右眼流着血泪。
"不是病毒..."她喉咙里发出电子混音,"是治愈。"
全息投影突然展开,显示七个时空锚点正在崩塌。铜娘娘的身影在各国监控画面中同时出现:
· 百慕大海底的青铜殿
· 神农架地底的计算机
· 深圳地王大厦的玻璃幕墙...
每个她都举起铜钱,组成完整的北斗。观测台的量子钟突然倒流,停驻在1958年11月3日——地质队封存铜矿样本的日期。
"要终结轮回,"2024年的田杏枝出现在宋振山身后,"就得回到最初。"
她的手掌穿透老人胸膛,握住了那颗跳动了七十六年的、沉积着铜离子的心脏。
---
(第十五章完)
---
第十六章 最初之钥
1
心脏在玻璃罐里跳动。
1958年的地质队帐篷,田秀英盯着培养皿里自己心肌细胞的异常增殖。显微镜下,孔雀蓝的铜离子正沿着神经突触搭建某种微观建筑——
一座微缩青铜宫殿。
"这不是污染。"她突然扯断颈间铜钱,锯齿边缘在火光下显形:那些根本不是磨损痕迹,而是纳米级的集成电路。
帐篷外传来脚步声。
她迅速把铜钱塞进样本箱,却在箱底摸到张1988年的粮票——上面用未来的圆珠笔写着:【秀英,把7号样本交给杏枝】。
---
2
七个铜钱同时碎裂。
2024年的崩塌时刻,全球七个锚点爆出强光。百慕大海底的青铜殿、神农架的计算机、深圳的玻璃幕墙...所有铜娘娘分身化作光流,逆着时间涌向1958年。
时空管理局的警报声中,老年宋振山看着自己皮肤浮现铜锈。
"你终于明白了。"2024年的田杏枝抚摸他金属化的脸颊,"要阻止时空崩溃,就得有人成为新的青铜碑。"
她的手指插入自己胸腔,挖出闪耀着蓝光的核心——
那是由七枚铜钱熔铸的微型北斗。
---
3
山洪冲走了伪造的死亡。
1988年的青龙河边,真正的田杏枝从水里爬出。她颤抖着打开母亲留下的7号样本箱,里面不是铜矿,而是颗浸泡在蓝色液体中的胚胎。
标签写着:
【宋振山&田杏枝 基因融合体 锚定时空用】
远处的开山炮震落碎石,她抱着样本箱奔向矿洞。在最深处的钟乳石后,藏着台从未来逆流而来的老式计算机。
屏幕突然亮起,显示着1958年田秀英的脸:
"杏枝,把钥匙交给七年后深圳工地的男孩。"
暴雨冲垮了矿洞入口。在黑暗完全降临前,她看见计算机打印出一张1999年的《明报》——正是宋振山后来在香港看到的那张。
---
(第十六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