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秦国修建灵渠攻打百越
作者:李铁
秦统一六国后,就开始南征。远古至秦时,长江以南沿海一直是百越之地,这里的原住民部落被称为越人,也叫粤人。因其支系部落众多,所以也称为"百越",但百越并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有的是大禹后裔,有的是雄王、布洛陀或袍隆扣后裔,分属于汉族、壮族、黎族、京族等等百越部落居住的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幅员辽阔,但由于被山川阻隔,他们远离中原农业发达地区,比较闭塞落后。
大约在战国前后,在广西和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灭亡六国不久,秦始皇就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多万大军出击百越。秦军所动用的部队主要是以前灭楚的部队,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军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才合兵进击。当时,秦军共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兵力约10万人。中间两路的一路经南昌,越大庾岭进入广东北部,攻取南越;另一路经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两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进攻两广的兵力约40多万人。这次战争从公元前219年打到公元前214年,共历时5年。
秦军的第一路进展比较顺利,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设置了闽中郡。但其余4路秦军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行军作战及军粮运输极为困难,加之敌人的顽强抵抗,相持3年未能取胜。
当时百越军队是以西瓯国为主。他们尽管武器装备落后,但抵抗情绪非常高,甚至不惜与猛兽为伍,战事异常激烈。
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士兵,并不适应了南方炎热的气候,但是秦军到了岭南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强大实力与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精神,都是始料未及的。百越瓯雒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凶悍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广西及越南,译吁宋战死后,他们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瓯雒军至死也不投降秦军,甚至不惜隐匿深山与野兽为伍。他们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国主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了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的情况。
于是,秦始皇不得不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所谓灵渠,是一条人工运河,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使长江上的船只可以经湘江,入漓江、桂江南下,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
由于秦军士兵大部分是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并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所以,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瓯雒军在新首领桀骏带领下,趁机对秦军发起了反击,据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今广西中部一带被一支西瓯军夜袭部队击毙。这使其他秦军惶恐不可终日,长期得不到休整。于是,双方就这样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据后来统计,在这次战争中,秦军虽然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但损失极大,阵亡人数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十多万人,后来全部都退到广西东部一带。瓯雒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再没有能力继续发动进攻,双方的对峙局面持续了3、4年时间。
公元前214年,灵渠粮道全面开通后,秦始皇再次召集10万兵,与剩下的20万秦军合兵一处,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进军百越。因为第一次的交战的经验,秦军进军速度增快很多,而且此时百越军人都散了,军队不足6000人,秦军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岭南全境。此后,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把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战后,秦国的部队也全部留在岭南驻守。
公元前210年,秦将军赵佗又率军进攻岭南,吞了瓯骆国,过了几年,他以番禺为都城,在岭南建立南越国。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