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十九)
□ 童 年(安徽)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题记
一,风过时,总有片叶子
水在鹅卵石上练字
一笔是鱼的逗号,一笔是
芦荻的省略号
某个朝代的月光,还泡在
河心,像块没化的糖
风过时,总有片叶子
替它,轻轻晃了晃
二,有人在岸边埋了块砖
滩涂的石头,还在啃着
去年的浪
几个钓鱼人,把影子
泡得发白
水鸟叼走半片云
剩下的
沉在河底,像未拆的旧信
有人在岸边埋了块砖
说那是,祖辈漏下的
骨头
三,水退时,石头会说出
捞沙船把日子绞成碎银
老艄公的烟袋,磕出
半条河的咳嗽
水草缠住的,不只是锈锚
还有某个春天,溺死的哭腔
水退时,石头会说出
被浪嚼烂的姓名
四,被月光读薄的宣纸
波纹在临摹天空的呼吸
鱼群衔着星星,游过
桥洞投下的,半阙宋词
晚风吹散桨声灯影时
河面上,正浮着一页
被月光
读薄的宣纸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