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聊斋志异》既是一部借鬼怪狐仙之形讽喻世情的短篇集,更是对思想、文化与人生哲学的深刻凝练,是洞悉古今人性与社会的一面明镜。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誉,《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同为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影响至深的著述。鉴于《聊斋志异》的古文文体,译文又显得干涩生硬,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笔者在深入研读与思考后,决定对《聊斋志异》部分篇目进行诠释, 推出《读懂聊斋》系列图文故事,力求在保留原文意旨的基础上演绎拓展,提升时代感和适读性,期望能为大家深入了解这部巨著提供帮助。
读懂聊斋·瞳人语
刘 伟
长安书生方栋,虽有几分才气,行为却轻薄放浪。外出时,若遇见出游的年轻女子,他总会猥琐地尾随其后。
清明节的前一天,方栋漫步至城外。远远看见一辆华美小车驶来,朱红车帘,绣花帷幔,几位年轻婢女骑马随行车后。其中一位婢女,骑着小马,容貌美得令人惊艳,让人移不开眼。方栋偷偷凑近窥视,只见车的帷帐半开,车内坐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女子,绝美至极,生平所未见。方栋顿时目瞪口呆,直勾勾地看个不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一会儿跑到车前,一会儿又绕到车后,一步不离地跟随了好几里路。

忽然,车中女子吩咐婢女:“将帘子放下,哪来的狂徒,竟敢频频偷窥!”婢女随即放下帘子,愤怒地瞪着方栋,斥责道:“这是芙蓉城主七儿的新娘,要回娘家探望,并非寻常农家女子,岂容你如此放肆地纠缠偷看!”说完,婢女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朝方栋脸上扬去。方栋被土迷了眼,瞬间睁不开了,手忙脚乱擦拭之际,女郎的车马已经远去。
方栋惊疑不定地回到家,觉得眼睛很不好受。他让人翻开眼睑,发现眼球上生了一层小翳膜。过了一夜,病情愈发严重,眼泪还止不住地流。再看时,翳膜愈发增大,几日后竟有铜钱般厚,右眼球上的翳膜还是螺旋状的,双眼逐渐失明,什么都看不见了。家人请来医生,用了很多药物都不见效。方栋懊悔不已,便想自我忏悔。他听说《光明经》能消灾解难,就寻来了一卷,请人教他诵读。起初烦躁难耐,听不下去,时间久了渐渐安定下来。从此,早晚无事,他就盘腿坐着捻珠诵经。如此坚持一年,心中杂念全消,心境平静了下来。
忽然,他听到左眼中有如苍蝇般细小的声音说:“黑得像漆,难受死了!”右眼中有声音回应:“一同出去玩一会儿,散散闷气。”方栋觉得鼻孔中痒痒的,像有虫子在里边爬动,一会竟从鼻孔里钻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那东西又回来了,从鼻孔钻回到眼眶里。只听它们说:“好长时间没看园中的亭台了,那珍珠兰快要枯死了!”方栋平素喜爱兰花,园中种了许多,常常亲自浇水,自双目失明后,很久都不过问了。
方栋对妻子说,珍珠兰快枯死了,赶紧去浇点水吧。妻子赶忙到园中查看,兰花果然枯萎了。妻子有些吃惊,追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方栋就告诉了她。她十分惊奇,就悄悄在屋里藏起来,想看个究竟。小人又从方栋的鼻孔里爬了出来,身子不到豆子大,嗡嗡地出门而去,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过了一会儿,两个小人手挽手回来,飞到方栋脸上,就像蜜蜂和蚂蚁回巢一样。

如此过了两三天,又听到左眼的小人说:“这条隧道弯弯曲曲,来来去去很不方便,不如开个门吧。”右眼的小人说:“我这边的壁太厚了,很难打开。”左眼的小人说:“我来试试看,若是开了,咱俩就一起住。”方栋隐隐觉得左眼像被抓破一样。过了一会儿,睁眼一看,屋里的案几物品都能看见了。方栋高兴地告诉妻子。妻子扒开他的眼睛仔细查看,发现左眼中的脂膜破了个小孔,露出了一点黑眼球,只有半个胡椒粒那么大。过了一夜,左眼翳膜全消失了,仔细一看,竟然有两个瞳仁。右眼的旋螺翳膜还是老样子,这才知道两个瞳人合住在一个眼眶里了。方栋虽瞎了一只眼,却比以前两只眼睛看得更清楚。从此他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乡里人都夸赞他的品行好。
蒲松龄说:有个读书人,和两个朋友一同赶路,远远看见一个少妇骑驴在前面。读书人轻浮地吟唱道:“有美人兮”,又回头对两个朋友神经兮兮地说:“追上。”三人哄笑着一起去追,追上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媳妇。读书人羞愧难当,红着脸默不作声。朋友假装不知情,故意轻薄地对少妇评头论足。读书人尴尬得不行,只好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我的大儿媳妇”,朋友们才暗笑而止。轻薄之人往往自取其辱,方栋眼睛被迷失明,也是应得的惨痛报应。我不知道芙蓉城主是什么神灵,或许是菩萨的化身吧?小瞳人能重新开辟通道,让方栋的眼睛再见光明,可见鬼神虽然凶恶,也是允许人改过自新的!
刘伟,山东邹平人,现居淄博,淄博蒲松龄研究会会员。业余时间热衷于诗歌、散文及小说的创作,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故事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