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北欧大表姐《放下评判心》播/玉华
北欧大表姐《放下评判心》播/玉华
精华
热点
25-08-17 13:54
13
阅读
关注
放下评判心
文/北欧大表姐
早上出门,闺女小声怒喊:“我都没让你跟别人妈妈一样!”
那天早上,
在她赖赖唧唧近15分钟不肯出门后,我吼了她:
“养成习惯了,不作一通不出门!等你多长时间了?谁跟你一样天天磨叽?你好意思让大家就等你一个?”
在她那句话出口后,
我愣住了,我觉察到:我的眼里只有我自己。
我给了自己几秒钟去调整。
看着想哭又怯生生瞅我脸色的女儿,满怀愧疚地抱着她。
“我想穿自己的裤子”,在我说到为什么时,小小的声音响在耳边。
是我懒了,回来只给妮妮带了一条裤子,当时北京的天气,洗了没干透,越晾越潮,就让她先穿哥哥的。
原来,
每一个看似无理的情绪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
这个需求,需要被看见。
当我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见时,她就更愿意配合我。
这大概就是看见的力量,
看见,是一种无声的告白。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如此告白。
可,是什么让我看不见呢?
是评判心。
当孩子提出要求或出现某种行为时,我先入为主地贴标签、下定义。
但,
我凭什么觉得,我说出门,孩子就一定要出门?
我提出要求,她就一定要给我预设的反应,而不能是另外的反应?
我觉察到,无论理由是什么,
我对他的评判都是自我的膨胀,是经验主义的自负,是把一部分自我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俯视、掌控,
我想要什么、我要求什么,我付出了努力,如果没得到所想,
情绪与情感会无限放大,对方越不配合、不理解,我越失控、越急躁、越委屈。
尤其养孩子,
因为没经验,而且太在乎。
注意力就全在“是非对错”“好与坏”的情绪里,
孩子上课听话,我开心,夸乖巧;
孩子被欺负不吱声,我生气,骂老实。
无限循环下去,将我认为正确的想法和行为,全套搬到孩子身上。
甭管成果是什么,我百分之一百没有“看见孩子”。
我跟自己说:
放下评判心吧,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做个旁观者,相信他有自己的不简单,不去插手,做回自己。
如何不被评判心所困,看见孩子的真实想法?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放慢自己“评判反应”的节奏。
起心动念之前,卡顿几秒,内心审核一下:这是评判还是看见,是定义还是理解。
学乒乓球多好呀,运动多快乐呀,你看哥哥……打住!
心里拿一把小扫帚,扫走它们,把“看见孩子”拽过来,
在相对平和的状态里慢慢进入“看见”模式。
这个过程有点浪费时间,但绝对无比心安。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4235397.html